相信大多数人在电视剧上看到过这样的桥段,主角或者其他人被冤枉栽赃而上了法场,正当刽子手拿起鬼头大刀,就要将兵器落下的时候,突然远方传来一声“刀下留人”,结果刽子手呢,还真就原地定住,一直到救场的人,从怀中掏出圣旨或者是无罪判决,紧接着将死囚释放。
这不由得让人感到好奇,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停手呢?实际上有这13个字,让刽子手不得不停。
虽然古代的刑罚系统,和现在大有不同,然而在2000年的封建社会当中,倒也发展出来了有着详细完善的流程。古时候虽然有着不少冤案错案,但是在太平盛世,还不至于到草菅人命的地步,想要处死一个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早在汉魏晋,犯人有廷尉负责察决断案,当涉及到死刑的案例,都要上报给皇帝审批,在唐朝时期,死刑犯的处置,也同样要获得皇帝的同意。
而到了明清期间,死刑的处置办法,又逐渐分为了两种,一种叫做斩立决,也就是立即执行死刑的意思,通常来说,除非犯人是罪大恶极,或者是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必须要除之而后快的,很少动用到这种刑罚。
至于第二种,便是“斩监候”,和如今的“死缓”有些相像,但是两者的差别在于,死缓是指犯人在关押期间,没有犯下任何过失,表现良好,即刻转为死刑,而斩监候对于判处死刑的罪犯,暂且延缓发落,一般等到秋后或者再次复审,如果罪名成立,该处决的还是得处决。
在明代《真犯杂犯死罪条例》当中,包括谋杀、故意杀人、受财枉法、因奸盗威逼人致死等种种罪行,基本都在斩监候的管理范围之内。
当一名囚犯,在州县初审中被拟判为斩/绞监候时,在执刑前更是要面临重重的审核,信息要一层层的上报府厅,最终达到中央的刑部,在刑部做出意见之后,再奏请皇帝批准,而斩监候的结果,也大致分为了四个情况,分别是“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如果罪犯不是“情实”,其余的几种结果,大多可以获得一条生路。
而到了宋代,则真正有了能够让刽子手不能不听的命令,那就是大宋律令当中的这13个字:“凡死囚临刑叫冤者,再勘问陈奏”,如果在临刑前囚犯或者他人觉得冤枉高声叫屈的话,他们可以获得再审判案件的机会。
当然了,这个机会只能用一次,不然就没完没了了,但是还是可以体现出律法当中的人情味。
而这种复审制度,也在无意当中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比如南宋的经学家陈亮,喝醉酒后和朋友们玩起了皇上后宫的过家家游戏,被刑部抓起来按照谋反罪斩监候,不过在复审当中,宋宁宗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认为醉酒而已,饶恕了他的性命。
综上所述,电视剧当中的镜头,在古代也的确可能真实发生,只是没有这么戏剧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