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算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可以说,作为风俗画的代表,《清明上河图》极尽细腻地反映了北宋街市之繁荣,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画中描绘之景细致入微,尤其是房屋、桥梁等建筑,皆富有鲜明的北宋特色,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这样一幅长画卷中,虽然,各类风格建筑鳞次栉比,但却始终很难发现官衙。考虑到古代的专制统治制度,兴建的官衙应当奢侈气派才对,那么,可为何在《清明上河图》中,却很难发现官衙的踪影呢?
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手法为写实主义,仅从其画面便可推知,张择端应当极为仔细的复原了北宋市井的繁华之景。按常理推测,宋朝官衙也应气派非凡,成为汴京一景,但为何未提及呢?
这无疑道出了一个历史真相,即:在北宋的街头,商民建筑一般建设得富丽堂皇,而官衙却往往破败不堪,甚至,成了危房。宋朝皇室非常吝于修建宫室,通常来说,古代最恢弘的建筑应当为皇宫。但是,宋朝却例外,位于汴京的宋皇宫修建得特别寒酸,丝毫不及故宫广阔。
985年,皇宫失火,宋太宗便打算对皇宫进行扩建修整。出于严谨,皇帝还特意命刘延翰等大臣“经度之”,即测绘图纸,进行工程的详细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图,朝廷需要拆迁周围民居,于是,宋太宗命人前去商议拆迁事宜。但是,那些居住在皇城边上的百姓却不愿迁徙,一点也不给皇室面子。
宋太宗听闻后,并没有选择强拆,他下令停止了皇宫扩建计划。于是,北宋皇城成为了历代王朝中规模最小的皇宫,小到人们站在丰乐酒楼上,便可将宋皇宫一览无余。
纵观整个古代史,宋皇室的窘迫也算特例。毕竟,在其它朝代中,皇城外的商民建筑都不得超过皇宫,面积也不得大于皇宫,否则,便是僭越,当属大不敬之罪。
虽然,皇宫不可攀比,但地方官衙却是另一码事。1071年,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通判一职。虽然,苏杭自古便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但是,在杭州任职的苏轼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杭州官衙非常破旧,时刻都有坍塌的危险。
杭州曾为吴越都城,当初统治者建造该地官衙时,皆以巨木作材,建设得恢弘无比。可是,到了宋代,因国家无力修缮,所以,便任由官衙破败坍塌,从不加以修整。到此任职的苏轼虽心有不满,但也只得每天忐忑地在危墙下工作。三年之后,苏轼被迁别州,但这期间,杭州府衙却从未修缮。
1089年,苏轼得到高迁,朝廷将他派回了杭州。虽然,身份已不同往日,但是,苏轼却依旧需要在濒临坍塌的杭州官衙内办公。看到十多年后依旧破败不堪的官衙,苏轼不禁向同僚发问:“这样破旧的房子该怎么住人呢?”但没想到的是,同僚也忧心地回道:“一到雨天,我们甚至都不敢待在大堂。”
六月,杭州官衙终于撑不住了,房屋倒塌后压伤了两位书吏。两月后,州衙鼓角楼居然也倒了。这次坍塌事故却闹出了人命,鼓角匠全家均被压死。此事之后,在府衙内工作的吏卒无不忧心忡忡,往来大堂更加狼顾。看到官衙危房已严重妨碍了官吏们办公,苏轼便在九月上奏朝廷,请求拨款用于修缮衙门。
但是,修缮官衙并不是一件易事,地方官需要上报朝廷获得批准。早在1009年,宋廷便已下诏晓谕各州:“无得擅修廨舍。”可见,朝廷并未准备修缮官衙的预算,这一点苏轼也是心知肚明。然而,为了筹集修缮官衙的经费,苏轼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即请求朝廷下拨两百道度牒。
那么,何为度牒呢?
要知道,宋朝僧尼出家需获宋廷发放的度牒,即一种官方凭证,而获得这个度牒需要收费。苏轼想要通过出售度牒来筹集经费,此举可谓明智。经过策划,苏轼发现修缮官衙需要至少四万余贯钱,这笔开支可不小。若换算为如今的价值,至少为一千万人民币左右。
为了说动朝廷,苏轼还特意在奏章中说:“若再不修缮,以后可就不是四万贯能解决的事情。”除此之外,苏轼还特意祈求了皇太后,毕竟,对方是自己的头号粉丝,帮个忙也不算太难。但即使做了这么多铺垫和准备,朝廷还是没有允准拨款,或许是因为这笔款项数额实在太过巨大了。
一年之后,杭州闹饥荒,此时身为杭州地方官的苏轼再次上奏,请求朝廷下拨度牒。
根据苏轼计算,出售这些度牒得到的钱,可购买两万多石大米,府衙减价售出一部分,还能换回一万五千多贯钱。这些钱虽不能翻修官衙,但修缮紧要处还是够用的。苏轼不愧为绝顶聪慧之人,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终于获得了皇帝的允准。
但批准的度牒只有三十道,再怎么计算也不够修缮官衙。至于杭州官衙之后究竟是如何修缮的,相关文献并没有记录,估计也就是修整了一些小地方。但有趣的是,苏轼于元祐五年负责修建的公共工程,却得以流芳百世,成了如今位于杭州的“苏堤”。
苏轼两任杭州,等待他的都是危房,为何他不能自主修缮官衙呢?若苏轼当真这样做了,那么,等待他的便是弹劾免职。
为什么会是如此呢?
其实,在宋朝之前,任职各州的地方官曾拥有修缮官衙之权。到了宋朝,朝廷经费吃紧,这项权力便被朝廷剥夺了。如果,有官员擅自修衙,便会受到严重处置,“知州薛映增修廨宇”一案便是最好的例子。1006年,知州薛映因擅自修衙被人告发,朝廷查证后,薛映被降至连州文学。无独有偶,1058年,汝州地方官李寿朋因“命郡人上供木材,用于修缮亭台”被御史弹劾,最后,也受到了降职的处分。
因为,宋廷对地方官吏擅自修衙一事管理十分严格,所以,朝中便逐渐有了“官不修衙”的惯例。这一惯例以宋朝为开端,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明代万历年间,宛平县曾有一位叫沈榜的知县,他在其所写的《宛署杂记》中,便记录了宛平县官衙的简陋景象。要知道宛平县已设官衙两百年之久,从始至终,朝廷未拨一分钱修缮官衙,导致宛平县衙门简陋无比,根本没法与“天下第一县”这样的美称联系起来。
后来,沈榜迫于无奈,自费翻修了大门。但是,当他要扩建时,县里却拨不了一两银子。
可见,其窘迫程度。
清朝中期,成都官衙也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但是,即使如此,却依旧不见朝廷及地方官主动修缮。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其一,地方府衙“无款修缮”;
其二,地方官缺乏修缮动力。
毕竟,地方官都是三年任期,他们修缮官衙,自己享受不了几年不说,甚至还可能背上一身骂名。
在宋廷的预算日程中,修缮官衙常被视为“不急之务”。1075年,宋廷下诏叫停了京城内外修建园苑、寺观等事宜,并宣布七年后再做商议。从民国编撰的《明代建筑大事年表》中也可看出,明朝修建了六百多所学校,但同时期只修缮了二十多所官衙。即使是在宣德年间,明廷“大规模”修建官衙,总数也不过五十多而已。但反观,同时期修缮及兴建的学校数量,却高达一百多所。
到了清代,这种“官不修衙”的情况更加严重,地方官吏若要修缮官衙,所需经费都需自掏腰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没有几个地方官愿意无私地修缮官衙了。
即使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各地官吏也需自谋方法。要么拿出自己的俸禄,要么从民间募集。苏轼筹集修缮经费时,除了通过出售度牒募集之外,他还献出了自己的“公使钱“。所谓“公使钱”,是指宋廷下拨给地方官的特殊经费,地方官吏可自行支配,其主要用作公务接待开支。
那么,为什么古代统治者要如此限制整修官衙呢?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古代国家向来由“小政府“管理,一般不预算整修官衙的费用;
其二,修缮官衙花费过多,但是,朝廷支付能力有限,根本无力支付工钱。
这样一来,官民关系就会不和。而且,若因拖欠工钱酿成大事故,地方官吏更没法向朝廷交代了。
参考资料:
【《宛署杂记》、《宋史·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明代建筑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