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其实,这句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大家看看纷乱的春秋战国、三国、五代时期,我们总能说出几位在当时影响力较大的英雄人物。他们往往是乱世的枭雄,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成长为一个能左右时局的大人物,让人们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然而,今天不是要讲这些英雄,而是要讲一位奸臣。
都知道,乱世不仅出英雄,也出奸佞。之所以我们很少注意到这些奸佞,主要还是大家的眼睛都盯着英雄。确实是这样的,特别是南宋末年,朝廷腐败,奸佞小人特别喜欢这样的环境,而且,往往人数众多。他们误国误君,使得原本弱小的南宋王朝越发消沉,终于无法再站起来。
那时候,敢说真话的忠臣,往往被奸佞小人所陷害。如果,他们不肯主动远离朝政,那么,奸臣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疏远忠臣与皇帝的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离开朝廷。就这样,朝廷中只剩下奸臣,他们蒙蔽圣上,故意营造一种欣欣向荣的虚假场景,讨皇帝开心。
今天,要说的贾似道,就是这些奸佞小人的代表。
贾似道是台州人,他的父亲担任过淮东制置使。出身官宦世家的贾似道从小衣食无忧,可惜在十岁那一年,父亲却因病过世了。
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慢慢的就衰退了下来。父亲的离去对贾似道还有另一个影响,那就是:没有了管教他的人。失去了约束,贾似道变得更加狂妄,他整天跟一些市井无赖混在一起,不仅不好好读书,还学会了一堆的坏毛病,这都跟贾似道生性浮滑有关。
出身官宦世家,对于贾似道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宋朝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做过大官的官员,他们的子孙可以授予官职,这个规定叫做“恩萌”,也就是“恩泽惠及后代”的意思。贾似道也幸运获得了一个官职,当时,被授予嘉兴的司仓一职,这是个管理粮仓的差事。
虽然这个官职很小,但却能满足日常的开销,让他彻底离开那些猪朋狗友,成为一位政府官员。我们知道,贾似道后来可是当大官的人,可是,想要从现在这个小官升到当朝宰相,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贾似道是走了什么捷径呢?贾似道靠的是姐姐贾妃的帮助。
其实,这样的捷径在南宋王朝是很少的,偏偏贾似道就遇到了这种好事。
贾妃是贾似道同父异母的姐姐,早年被选进宫当皇帝的妃子。贾妃长得美艳动人,且善解人意,没多久就被皇帝宋理宗注意到了。经过一定时间的接触,宋理宗不仅喜欢上这位美人,还将她立为了皇贵妃。贾妃受宠后,没有忘记自己的弟弟贾似道,于是,整天在皇帝面前念叨,让宋理宗知道贾似道这个人。
贾妃经常在皇帝面前称赞贾似道的贤能及高超本领,而宋理宗也不加考察,便直接重用了贾似道。就是贾妃的枕边风,使得宋理宗对贾似道非常重视,将他的官职一升再升。贾似道先后担任过籍田令、太常丞、军器监,就连大宗正丞这样的高官也让他轻易拿到了。
可是,贾似道却不懂得感恩,也不懂得珍惜。在任期上聚众赌博、胡作非为,把早些年在市井无赖那里学到的东西都使了出来。西湖之上有很多游玩的船只,大伙都知道最大的船只必然是贾似道的,且上面的歌姬必然是最多的。夜晚时分,船只上灯火最亮的地方必然是贾似道所在之处。
除了贾妃的助力,贾似道还有自己的努力。
当时,霸占朝政的是宰相史弥远,而贾似道就专门结交史弥远一党,包括史嵩之、史岩等。之后,史氏党羽也成为了贾似道的靠山,时常会出手相助。当时,有人告发贾似道,说他的行为过于放荡,不符合朝廷的规矩。宋理宗不得不找人去查,可是,派去的人却是临安知府史岩。
史岩跟贾似道本来就要好,而且,当今的贾妃还是贾似道的姐姐,史岩自然站在了贾似道这一边。于是,他随意调查一番,就赶回去复命了。史岩对宋理宗说,贾似道虽然有不检点的地方,可那都是年少的习气,并不会影响朝廷。史岩还赞扬贾似道的才能,说他日后必然能堪大用。
之后,宋理宗安心了,不过,他还是要适当惩罚一下贾似道,以封他人之口。于是,他将贾似道调离都城,不过没有降职。
贾似道虽然调到外地,却掌握了实权,对他来说还是一件好事。公元1259年,蒙古大军南下,准备攻入南宋。当时,南宋的边陲重镇鄂州被蒙古大军围困了好久,而朝廷的官员竟然压着这个事情,不肯告诉宋理宗。可怜的宋理宗还被蒙在鼓里,以为还是天下太平。后
来,有些大臣准备逃离都城,宋理宗这才知道蒙古大军正在逼近。宋理宗准备迁都避难,可是,朝中正直的大臣不同意,要求将那些知情不报的大臣抓起来治罪。无奈之下,宋理宗只能把董宋臣等人抓起来,然后,让贾似道、吴潜等人上台主持大局。贾似道终于可以手握大权了,可他并不知道如何退敌。
之后,他以右丞相兼枢密使的身份来到前线,也采用了前辈们的处理方式——谎报军情。
贾似道没有军事才能,根本不敢带兵打仗。
有一次,他们在黄州看到一支军队,贾似道以为是蒙古大军,竟然抱头鼠窜,非常害怕。等到手下官兵报道那不是蒙古军队,他才安心下来。那是一支叛军,兵马数量很少,贾似道这才领着他的大军前去灭敌。
鄂州的守卫战非常激烈,城中将士损失惨重。相比之下,忽必烈也非常头疼,这个地方他始终越不过去。鄂州肯定是要继续坚守的,但守城的贾似道却有些动摇。
贾似道听说蒙古大军有攻取扬州的意图,于是,主动请降,并表示愿意赠予蒙古人很多好处。然而,忽必烈并没有理会这个人,继续攻占鄂州,同时,准备攻取扬州的军械。此时的贾似道非常害怕,他担心扬州丢失,给自己造成利益损失。
由此可见,贾似道始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国家的利益。
这时,攻取四川的蒙古大汗蒙哥在战役中负伤,不治身亡。大汗的离去,让蒙古内部瞬间混乱起来,大家都为了大汗之位相互斗争起来。此时,正在鄂州作战的忽必烈也听到消息,他不敢再逗留鄂州,必须回去争夺汗位。蒙古大军撤退,如果贾似道能够抓住机会,肯定能重挫他们。
可是,贾似道没有这个勇气,他甚至还在想求和的事情。忽必烈决心回去,既然南宋一方想求和,他自然乐意接受。于是,忽必烈跟贾似道签订了条约,南宋每年要进贡大量的钱财给他们。
之后,忽必烈开心得走了。
忽必烈的队伍走了,南宋王朝也终于可以安心了。
宋理宗非常高兴,还以为是贾似道让蒙古大军退去的。为此,贾似道还特意演了一出戏,借此蒙蔽宋理宗。在蒙古大军撤退之时,贾似道劫杀了一百多蒙古散骑,然后,派人前去报捷,详细说明了自己是如何奋勇杀敌,如何杀退敌军的。接着,贾似道贿赂朝中大臣,让他们封锁真实消息。
就这样,贾似道顺利骗了宋理宗,让他以为贾似道是多么能干,使得贾似道成了国家英雄。
此外,还有一个事情是贾似道需要隐瞒的,那就是:他跟忽必烈签订的条约。
贾似道肯定不能让宋理宗知道,他们每年还要进贡这么多东西给蒙古。另外,他怕吴潜跟他分担守卫鄂州的功劳,也害怕吴潜会走漏风声,于是,对吴潜起了杀心。
首先,他离间吴潜和宋理宗、当朝太子的关系,让他们远离吴潜。接着,贾似道诬陷吴潜在守卫鄂州时行为不当,有损战争走势,使得宋理宗罢免了吴潜的官职,将他流放出去。最后,贾似道派人杀害了正在流放途中的吴潜。由此,贾似道死死包裹住了真相,不愿让皇帝知悉。
这时候,忽必烈派使者前来,索要当时贾似道许下的贡品。而贾似道却将使者关了起来,继续封锁消息。之后,贾似道还继续为自己邀功,继续恬不知耻地宣传自己的战绩。
当时,贾似道被吴潜派往黄州时,因为,担心那里有蒙古兵出没,执意不肯去。这些都是贾似道的劣迹,可是,他懂得为自己洗清,懂得去修饰,将其说成是功绩。贾似道已经深得皇帝的信任,且手握大权,自然可以将那些屈辱的行为说成自己的功绩。
而且,他还将这段经历写成书籍,书籍的名字叫《福华编》。在这里面,都是贾似道自己的口述,他将自己说得多么英勇,导致很多臣民都为他喝彩、为他自豪!更甚者,宋理宗还特意写下诏书来表扬他,内容是这样的:“贾似道隐然殄敌,奋不顾身,吾民赖之而更生,王室有同于再造。”
参考资料:
【《宋史·卷四十一·本纪第四十一》、《宋史·贾似道传》、《宋史·理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