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港集团创新经营模式,港口吞吐量稳步提升。 徐报融媒记者 刘冰 摄
◎徐报融媒记者 龚严巍
“十三五”时期,是徐州港务集团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徐港集团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8800万吨,比“十二五”期间增长14%,累计完成营业收入超110亿元。
创新经营模式 港口吞吐量稳步提升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京杭大运河横穿徐州,在境内长181.16公里,北接微山湖、南连骆马湖。作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和内河十大枢纽港之一的徐港集团港口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除煤炭等大宗散货中转保持稳中有升外,集装箱、百杂货等新兴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还成功开通了徐太航线(徐州——太仓)、徐连航线(徐州——连云港)。
自2019年始,徐州加快发展国际陆港的步伐。徐州港作为徐州物流业的代表,用实际行动加快建设淮海国际陆港、打造东西双向开放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
“现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开辟和稳固各条航线,拓宽枢纽经济要道。下一步,我们将与淮海国际陆港‘一港双核’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堤河作业区进行业务对接,把徐州港的品质业务融进陆港的发展中,巩固徐州在淮海经济城市群的核心地位,打造‘徐州港’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徐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中欧班列继2019年试运行后,2020年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今年复工复产后,进口货物总量比去年增长一倍有余,多式联运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上半年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徐州—太仓航线,完成俄罗斯铁路进口大柜中转量近3000标箱,有利保障了苏南地区木材企业的生产需要。
加速改革转型 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十三五”期间,徐港集团加快转型步伐,全力推进顺堤河作业区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和邳州港搬迁工程进度,期内顺利完成万寨港、孟家沟港两个港区的收储、搬迁工作,徐港集团已初步形成以顺堤河港区、双楼港区、邳州港区三个港区为支点的港口一体化战略布局,其中顺堤河港区是淮海国际陆港双核心之一。
“十三五”期末,徐港集团将基本实现港口集约化经营目标,集团实力和竞争力将大大增强。当前,徐州市交通控股集团已完成对徐州港务集团的战略重组,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城一港一集团”和“港口一体化”产业规划布局,正在加快打造全市港口一体化发展平台、徐州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和京杭运河航运物流枢纽。
深化创新发展 加快建设创新型港口
“十三五”期间,徐港集团主动适应资源市场变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挖潜、创新,加快建设区域强港,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深化“互联网+港口”模式,由徐港集团搭建的“华东煤网”服务上千客户,线上线下交易量实现快速增长,港电融合互补作用明显,目前,华东煤网已成为行业品牌,极具影响力。徐港集团牵头成立“徐州市公铁水供应链联合体”,成功举办了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论坛,进一步巩固集团在徐州物流行业的龙头地位。申请获批多个省级多式联运示范项目,获得低碳港口项目、电商平台等各项资金补助,为集团建设智能港口、智慧港口注入新动力。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自古便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这方水土不仅发挥着南水北调、农业灌溉体系建立的作用,还肩负着提升境内航运能力的重要责任。”据我市交通专家介绍,“十三五”期间,徐州至赣州、济宁、太仓、连云港等航线的相继开通,为徐州国际陆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布局中,通州、武清、香河三地也有望通航,如此一来,京杭大运河实现“千年梦想”、全面通航已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