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乙肝IBD药物改进研究,皮内比较常规肌注射,今年12月揭盲

2020-10-29新闻29

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主导的一项科学研究,研究人员关注到炎症性肠病(IBD)在全球和香港的发病率一直在上升,而慢性乙肝(CHB)仍然是地方性疾病。IBD,通常是由于疾病本身和继发于使用包括药品研发中的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在内的药物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包括肝炎在内的各种感染。

乙肝IBD药物改进研究,皮内比较常规肌注射,今年12月揭盲

基于以上原因,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关注到在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慢性乙肝及其相关并发症,包括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然而传统研发后的乙肝疫苗主要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对IBD患者疗效并不理想,尤其是在接受生物治疗的患者中。因此,研究人员研究了提高疫苗免疫原性各种策略,包括采用更高的接种剂量、更短给药间隔和疫苗接种替代途径。

研究人员认为,目前皮内接种疫苗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方法,在特定人群中,包括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也是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使用的是咪喹莫特,它是一种toll样受体7(TLR7)的合成激动剂,在皮内接种前应用于该部位可进一步增强免疫原性反应。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介绍这项研究,也是首次比较皮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局部应用咪喹莫特乳膏,与常规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在IBD患者中的疗效的首次临床试验。

本研究为第2期/第3期试验,指编号为NCT04083157。研究目的是比较咪喹莫特佐剂皮内接种,与常规肌肉注射乙肝疫苗治疗IBD的疗效。试验设计方法如下:研究人员将受试者随机分组按照1:1比例分配,接受皮内接种(Engerix B)外用咪喹莫特乳膏(作为研究组)或肌肉注射乙肝疫苗(Engerix-B)和外用水性乳膏(作为对照组 上图为咪喹莫特化学结构);

随机化序列将保存在不透明信封中,并由不直接参与本研究的研究人员保存。一旦受试者同意研究,研究人员将打开信封。如果出现对研究药物严重不良事件,可在通知主要研究人员后进行揭盲,该研究人员将通过披露分配给相关研究对象的随机序列来打破随机编码。疫苗接种计划是相同的,在第0个月、第1个月、第6个月给3剂,首次接种疫苗后的第1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安排随访。每次随访期间,均采集抗-HBs滴度的血液。

本研究预计纳入100名受试者,属于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开始日期:2019年8月12日,预计完成日期:2020年12月。香港大学研究人员将观察本研究如下主要结果指标:第1次接种疫苗后12个月,乙肝病毒血清保护率,即抗-HBs滴度≥10 IU/L的受试者百分比。次要结果指标包括每次接种后7天,IBD患者皮内乙肝疫苗注射部分的不良反应,记录左臂和右臂:疼痛-0=无痛/1=触摸时疼痛/2=手臂抬起时疼痛/3=手臂移动时疼痛有无以下瘙痒肿胀热感觉瘀伤等。

本研究主要面向18岁以上成人IBD确诊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IBD未分类者)。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改善传统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对IBD患者疗效不甚理想的初衷,以期于今年12月揭盲的本研究可带来更理想提高疫苗免疫原性策略,包括更高接种剂量、更短给药间隔以及疫苗接种替代途径。香港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基于炎症性肠病在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其更主要继发于,如慢性乙肝使用包括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

小番健康结语:本研究编号为NCT04083157 ,局部注射咪喹莫特为toll样受体7(TLR7)激动剂,使用皮内接种前应用于局部可增强免疫原性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也是全球首次比较皮内接种乙肝疫苗和局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与常规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在IBD患者中观察疗效的临床研究,预计将于2020年12月揭盲。

#消化疾病#乙肝#皮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