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趣读合肥】庐州地名里的百家姓——马家田埠:革命故事代代相传

2020-10-29新闻11

马家田埠革命烈士纪念塔

古老的村落支脉相连,

纵横交错,河流清亮如练;

古老的村落历经风霜,

像一位沧桑的老人呵护着自己的孩子;

古老的村落有着自己的姓氏,

犹如一条灿烂星河,

传承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基因”。

合肥有很多带姓氏的村名,

这些村庄不仅保留着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

还有着流传千年的传奇故事。

马家田埠:

革命故事代代相传

“马家田埠”如今称田埠,系沿用历史地名。位于庐江县冶父山镇北偏东北部;东与盛桥镇板桥、牌楼村接壤,南临梁岗村,西、北分别与三岔村和白山镇五艾、鸡鸣村毗邻。此地历史上称“马家田埠”,境内有“中马家田埠”和“下马家田埠”两个自然村庄(村民组)。

《庐江县地名录》分别注释:“中马家田埠,村居马家田埠之中,故名。”“下马家田埠,村居马家田埠下首,故称。”

“马家田埠”,顾名思义,即“马姓家族的田埠”。“埠”,本意为停船的码头。由于有很多码头后来成为市镇,故引申为有码头的城镇,或泛指城镇;又特指商埠;又用于地名。汉文字一字多意,“埠”,亦有“高埠”(高土丘)之解。依据“村居马家田埠之中”“村居马家田埠下首”之说,此“马家田埠”可以“高埠”(高土丘)来诠释:马姓族人在高土丘上的田地。

村境内有革命烈士纪念塔。1948年1月,湖西独立团在罗埠、石头、戴桥等地找商家筹集冬衣,21日宿营汪庄。国民党部队一七六旅副旅长兼五二七团团长杨创奇率部从舒城出发,经百神庙向白石山、盛家桥方向搜索前进,途经戴家桥获悉湖西独立团驻防汪庄的消息,即窜往汪庄,包围了独立团宿营地,22日拂晓,从四面放火烧屋,用机枪猛烈扫射,继用八二迫击炮轰击。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湖西独立团领导当机立断,决定推倒院墙突围,由于受重火力压制,突围失利,仅团长黄亚东、政治处副主任李群珊和警卫排长黄家声等4人脱险,湖西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侯振东、湖西县大队大队长姚守永等30余人壮烈牺牲,侯振东牺牲时年仅28岁。此事件史称“汪庄事件”。1978年10月,立此革命烈士纪念塔,以示纪念。

田埠革命烈士纪念塔为砖混结构,高10米,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建筑面积25平方米,2009年重修。该纪念塔的建成,为后人缅怀革命先烈、发扬革命传统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在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青少年德育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庐江县重要的党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来源:文艺合肥

#革命烈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