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成千上万只小鸟相聚成都青白江城厢镇下北街 引发争议

2020-10-29新闻20

21日傍晚,四面八方的小鸟开始向下北街聚集,居民用手机拍下这一景象。

21日傍晚,横跨下北街的电线上已有许多小鸟落脚,整齐地排成几排。

每天清晨和傍晚时段,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下北街就成为鸟的世界:成千上万只小鸟飞舞盘旋于这条400米长的街道上空。

如此壮观的景象,却带给当地居民不少烦恼。“今年鸟的数量太多。‘鸟屎’经常从天而降,娃娃傍晚都不敢出去耍;街边居民每天都得忍受明显的腥臭味,天气热的时候,气味更是不摆了。”近日,下北街居民马先生通过川观新闻·民情热线求助通道和四川在线“问政四川”平台反映,鸟儿太多,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

情况到底如何?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多次到现场调查采访。

从喜到忧

随着鸟儿数量大幅增加,鸟屎太多等问题困扰居民

10月21日傍晚6时10分,天色渐暗之时,记者来到城厢镇下北街77号,登上1栋6楼居民楼的楼顶。只见四面八方的小鸟开始向下北街空中聚集,大多数鸟儿盘旋在树顶、屋顶,一些飞得低的鸟,“惊险”地与记者擦身而过,发出“叽叽啾啾”的叫声。

10多分钟后,鸟儿数量明显增多,放眼望去,空中一片密密麻麻的黑点在快速移动,在青黛色的天空中连接出无数个不断变化的形状。

“傍晚这个时候,鸟儿是最多的,上万只随便有。”马先生指着两条横跨街道的电线说,此时电线上密密麻麻“站”满了鸟,时而俯首低语,时而仰头眺望。

与马先生同住77号居民楼的杨大爷,已在当地居住了45年。“大概10年前,开始有鸟儿来聚集,数量不多,我们都很高兴,觉得生态好了,每天能听到鸟叫声。”杨大爷说,但近年来,鸟的数量越来越多,“今年数量增多得特别快。每天清晨,大量鸟儿开始在街道上空盘旋,大概半小时后飞走,傍晚时归来,也要盘旋飞舞大概半小时,天黑后,就栖息到这条街的电线和树上。”“一年中除了最冷的那个月,这些鸟都待在我们街上,附近其他街道都没发现过聚集现象。”

随着鸟的数量增加,居民们开始感受到烦恼。

群鸟聚集,鸟叫声太大,变成了影响居民休息的噪声,马先生家住在临街的3楼,他说:“特别是夏天天亮得早,早上5点钟左右鸟就开始大规模地叫,我们很多临街的居民就睡不着了。”

鸟屎的问题,也困扰居民。“鸟屎落得到处都是。”杨大爷指着路旁一辆五菱面包车告诉记者,只见那辆车上落了近百坨鸟屎。当晚,记者将私家车停在树下划线停车位约30分钟,有十几坨鸟屎落在了车身。人行道上也处处可见乳白色的鸟屎。

马先生的儿子今年8岁,上小学三年级,现在放学后很少出门。“前不久,出门在院子里耍,不到10分钟,娃娃头上就落了鸟屎,他晚上就很少出去耍了。”马先生说。

更让居民们难受的是鸟屎带来的气味,“现在味道小些,夏天雨后,一出太阳,腥臭味很重。”多位居民告诉记者。

争议渐起

赶鸟还是留鸟,居民的两种意见各有道理

下北街沿街住着约400户居民,随着鸟带来的烦恼日益显现,赶鸟还是留鸟?居民们发生了争议。

“好想把鸟赶起走哦。”康先生在下北街经营一家小卖部,已有40多年,“近来营业额大幅下降,本来傍晚是我生意比较好的时候,现在大家都担心鸟屎落在身上,出来买东西的人就少了。”

马先生也赞成适度赶鸟:“把路边的树多修一下枝,让鸟的数量减少些。”

还有居民认为:鸟屎有可能传染病菌,必须请鸟儿“搬离”该地。据了解,曾经有个别居民通过敲击电杆或者放劲爆音乐的方法去驱赶鸟。

但这些做法,也遭到了一些居民的坚决反对。

杨大爷便坚持“不能赶鸟”。“前段时间有年轻人想用鞭炮驱鸟,我制止了,这些鸟里面很多是燕子,燕子是吉祥的鸟,不能这样粗暴地赶走。”家住下北街94号小区的李阿姨也赞成“留鸟”:“好多人盼不来的‘鸟语花香’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就是数量多了点,有些卫生问题想办法解决了就好。”

到底应该赶鸟还是留鸟?鸟多的视频通过网络传播后,网友也分为两大阵营。

“赶鸟派”网友认为:“鸟多了是烦心,能减少点最好。”“数量多了,就不美了。”“有可能传染疾病。”

“留鸟派”网友表示:“是人类把鸟的生活空间占了啊。”“生态环境改善的表现,为什么要破坏。”

对此,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党委副书记阮凌智也很无奈,他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该镇已对下北街行道树进行了正常修枝,但效果不明显,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他们也不能把鸟硬赶走。

聚集的是什么鸟?

“从现场拍摄的图片和视频来看,目前下北街聚集的鸟主要以家燕为主,混杂了麻雀等其他鸟类。”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家燕属于雀型目类的小型鸟类,有集群的习惯,晚上会聚在一起栖息。“下北街的家燕应该来自整个城厢镇,甚至扩大到镇的周边,燕窝也较分散,它们只在夜栖时到下北街‘集合’。”

鸟儿为何“钟爱”这条街?

成都动物园(成都市野生动物研究所)饲养主管刘洋认为,光线、温度、植被浓密程度、鸟类最初的偶然选择、与人的友好程度等都会成为家燕选择夜栖环境的因素。

吴永杰认为,“对鸟类来说,可能下北街周边环境中的食物资源较丰富,为它们创造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对夜栖地使用习惯后,会出现较大的集群。”

专家支招

架接“假电线”优化栖息环境打造“网红打卡地”

对于居民的烦恼,专家怎么看呢?“当地环境好,鸟才能形成规模聚集起来,我们应该适应、包容,学习与鸟类和谐相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吴永杰长期从事鸟类学研究,他认为,益鸟对害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当地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不能简单粗暴地驱赶。

而对于当前鸟与人相处中的现实困难,吴永杰建议,当地可以在下北街和附近街道不影响市民徒步出行的地方(比如马路中间的上空)架接一些“假电线”,在不破坏整个种群栖息的前提下,将小部分鸟吸引过去,在局部优化栖息环境的同时,减少空中的鸟对街道居民的影响。“如果大部分鸟能到假电线上栖息,滴落的鸟屎等也大概率会滴落在行人少的地方。此外,也可以对小部分行道树适当增加科学修枝频次,部分电线入地,减少树上滴落鸟屎的频率。”吴永杰说,人鸟和谐相处的平衡很难把握,但通过适当改造当地环境来解决“人鸟冲突”是可行的。

还有专家建议,当地政府可以活用鸟资源,变烦恼为亮点。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认为,鸟的烦恼,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新亮点,地方政府如果能围绕“鸟”下功夫,把当地打造成“观鸟圣地”“网红打卡地”等,让当地居民成为鸟的守护者,会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重塑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写照和生动实践。

对于部分居民担心的“鸟屎增加传染病风险”的问题,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镇党委副书记阮凌智表示,镇上将会同该区相关部门对鸟粪进行采样送检。同时,增加对下北街的清扫频次,并定期对街道进行卫生消杀。(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陈昊/文 向宇/图)

#鸟屎#下北街#居民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