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写在"长征"副刊出版第5000期之际丨向着荣光与梦想

2020-10-29新闻35

当《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标记到“第5000期”字样的时候,一个醒目的路标又在我们眼前高高矗立。

路标,承载的是记忆,铭刻的是征程。此时此刻,站在它的身边,我们情不自禁把目光回望,深情回望一段独特的生命旅途,细细体悟那经由岁月积淀的荣光与梦想。

副刊,是一张报纸的重要阵地。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解放军报》在创刊号上就开始刊登文艺作品。之后,《解放军报》逐渐有了自己的副刊品牌。从最初的“文化副刊”,到1961年1月6日易名的“进军号”,到1962年7月2日再次更名的“文化园地”……这些都是“长征”副刊的源头和血脉。

1975年11月9日,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的日子里,《解放军报》在当天第3版的右上角上刊发了一篇短文——“致读者”,宣告“长征”副刊正式诞生。从这一天开始,第1期、第2期……“长征”副刊一天一天、一步一步积淀自己的生命厚度。

截至今天,5000期“长征”副刊,已然跨越45年的光华。

轻抚那一张张带着时间质感与温度的新闻纸,回看那一次次反复出现的“长征”二字,我们内心充满了深深敬意。

“长征”副刊从诞生那天起,就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军委领导的关怀与厚爱。毛主席有多首诗作在“长征”副刊上与读者见面;朱德、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开国将帅的文艺作品,不时在“长征”副刊上发表。肖华、肖克、张爱萍、杨得志、杨成武、秦基伟、洪学智、吕正操、廖汉生等战功卓著的将军们,也将自己的作品寄给“长征”副刊。长期以来,军委领导或作出批示指示,或推荐惠寄稿件,或对“长征”副刊给予关心支持。这是“长征”副刊享有的特殊荣光,也是激励“长征”副刊不断迈向新境界的不竭动力。

与此同时,一大批军内外作家艺术家为“长征”副刊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刘白羽、廖沫沙、徐怀中、李瑛、林默涵、叶楠、冯牧、徐光耀、李国文、邓友梅、金敬迈、黎汝清、阎肃、孟伟哉、莫言、李存葆……这一串广大读者非常熟悉、十分亲切的名字,记载着“长征”副刊在军事文艺史上的辉煌。那一篇又一篇精品力作,通过“长征”副刊走进读者心田,也不断夯实着“长征”副刊的底蕴。当然,数十年来,还有无数读者从“长征”副刊开始起步自己的文学人生。他们在“长征”副刊发表的作品,或被国内有影响的报刊转载,或因此获得全国全军大奖。他们中还有不少人逐渐走向文艺界的前沿,成为享誉军内外的文化名家。所有这些,都让军内外读者一次次领略了“长征”副刊的文化魅力,也是“长征”副刊之所以被誉为“军事文化高地”的重要原因。

回首5000期一路走来的足迹,我们愈加深切地感受到,“长征”副刊的荣光,是一代代作者、读者共同托起的荣光。这份荣光永远闪耀在“长征”二字上,也永远留存在一代代“长征人”心里。

目光回望,我们一边感受荣光,也一边在认真思考:那一个个清晰可见的足迹背后,到底凝聚着什么?那一篇篇哪怕过去多年、今天读来依然仿若初见的文字,对我们这支军队和广大读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这是历史的文学日历,也是时代的壮丽诗篇。“长征”副刊自诞生以来,就始终与国家和军队向前迈进的脚步同频共振,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重大事件。国防和军队改革、边境作战、抢险救灾、维和护航、联合军演、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里,人民军队的旗帜在哪里飘扬,官兵的身影冲到哪里,“长征”副刊的眼睛就会在哪里聚焦,文学的号角就会在哪里吹响。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长征”副刊以“新闻的速度,昂扬向上、大气庄重的文学品质”,给时代、给今天的我们都留下难忘记忆。这是我们党的新闻和文艺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长征”副刊的精神坚守。正因为这种坚守,5000期的“长征”副刊就像一面面镜子,从不同侧面映照出我们国家和军队的点滴变化,映照出代代英雄儿女为国家军队建设牺牲奉献的万千风采。

这是广大官兵共有的精神家园。2013年7月10日,“士兵面孔”这个栏目在“长征”副刊上诞生了。开设这一栏目的灵感,来自于“长征”与基层战士的一次邂逅。烈日下战士黝黑的脸颊,成为“士兵面孔”的中心意象。于是,一个以“看到的是面孔,感触的是心灵”为主题的新栏目来到了全军基层战士身边。这样的创意,是5000期“长征”副刊始终以贴近官兵、服务官兵、为官兵构建精神家园为己任的缩影。45年来,“长征”副刊始终把军委首长机关和基层官兵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用每一个浸透着忠诚与本色的印记,高高擎起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火炬,在无声中烛照代代子弟兵的心灵世界。在“长征”副刊累积的文化高地上,巍然站立着人民军队灿若群星的英雄方阵。官兵们通过这些作品,更加立体地认识了英雄,更加理解了英雄的精神,也从中汲取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高擎精神火炬,坚守文化高地,永远为伟大时代书写、为人民军队书写、为广大官兵书写,或许这就是5000期“长征”副刊,在今天留给我们最多的启示。

回望来路,是为了迎接明天更美的朝阳。

今天,走过5000期的“长征”副刊,已经迈入新时代。“长征”副刊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这块中国报纸副刊界的老品牌,如何在新的时代环境下迸发出新的活力?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必须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的课题。

前方是强军兴军的猎猎战旗,是广大官兵勠力奋进的铿锵足音。在这个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时代,我们深知,牢牢聚焦部队中心工作、聚焦练兵备战,既是“长征”副刊的一贯本色,更是“长征”副刊需要埋头进取的方向。“长征”副刊只有真正把“军味”“战味”“硝烟味”落实到版面上,才能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近些年来,“长征”副刊围绕国防和军队改革、传承红色基因、联合作战等重大主题,深入挖掘强军故事、礼赞强军英雄、记录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推出了众多有影响力的稿件。未来,我们仍将在这些方向上不遗余力地下功夫。“长征”的目光,永远向着强军兴军聚焦;“长征”的战鼓,永远为备战打仗擂响;“长征”的颂歌,永远为时代英雄高唱。

当然,作品是文化副刊立足的根本,持续推出精品力作也是坚守文化高地的关键所在。对于人民军队来说,无论未来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武器装备如何更新、生活条件如何改善,我们都必须有在关键时刻能凝聚军心士气、点燃英雄激情的恢宏作品。今天,在文化市场更加繁荣、官兵文化需求更加多样,而军事文艺创作遭遇冲击的背景下,“长征”副刊如何推出更多佳作新人?如何让“长征”副刊推出的作品,更加具有征服人心的力量?这是我们面临的压力,也是激励我们不断进取的动力。从一年一度的“长征文艺奖”“长征人物奖”评选,到各类大型征文活动等,再到涵括“强军文化”“文艺评论”“烽火影视”“军史发现”“迷彩书屋”等众多板块的“大副刊”格局,目前“长征”副刊正在向着打造精品力作、着力提升文化影响力的目标,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相信这些努力,在未来必将结出应有的果实。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长征”副刊是为纪念长征胜利而诞生的。从80多年前红军完成那段艰苦卓绝的伟大征程开始,“长征”就成为人民军队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象,它意味着理想信念、英雄壮举、勇往直前……“长征”副刊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就是因为其始终秉承着与长征精神一样的价值追求,把长征精神自觉融入了不断延伸的“文化长征路”。

此时此刻,我们再一次想起在“长征”副刊第一期《致读者》中说的,“希望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这个专刊,使它成为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的亲密战友”。随之,耳畔仿佛又传来那熟悉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国内军事#长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