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以理服人。
无论做人做事,都逃不过一个“理”字。
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理。
道理不是三两句就能说清的。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
很多时候,讲道理只是浪费时间、浪费口舌。
更重要的是,不要在讲情的时候讲理。
层次不同,口舌白费
有的人站在山巅,看到远处山河壮美,景色辽阔。
有的人站在屋顶,只能看到楼下的垃圾,满地狼藉。
层次不同的人,看到的风景不同,两人的沟通都注定是一场无用功。
《庄子》里有个叫士成绮的人,倾慕老子学说,于是不远千里,来拜访老子。
到了地方,看到老子其貌不扬,住的也乱七八糟,心中非常失望。
士成绮说:别人说你是圣人,我看是老鼠还差不多。
老子看了他一眼,低头继续读自己的书,完全不理他。
士成绮只好走了。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太过分了,来找老子道歉。
谁知道老子对他说:“我如果有获得大道的实质,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
你说什么,是你说什么,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那些内心丰盈的人,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他们不会因为外人的议论就要和别人讲道理。
保持沉默,做好自己的事情,一个人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利益不同,道理白讲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逐利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法则。
讲再多道理,说再多情怀,如果无利可图,也没有人愿意追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有不同的观点、立场。
所以很多时候,看似争的是道理,背后争的其实是利益。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蜀吴纷争不止。
曹操势大,蜀国和吴国联合,一起在赤壁抵抗曹操。
那时候,吴蜀对曹操的称呼是“汉贼”。
赤壁之战胜利之后,曹操元气大伤,蜀国反而成为吴国的心腹大患。
因为荆州要地,吴国蜀国屡次相争。
为了夺回荆州,孙权主动和魏国合作,称曹操为“汉丞相”。
有了魏国这个盟友,才有了关云长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按理说:蜀国和吴国是盟友,偷袭盟友没有道理。
但是蜀国的“荆州”一直借着不还,耍无赖同样没道理。
很多时候,道理说破天也没用。
利益不同,观念不同。
如果说不通,不妨换个角度去想。
处境不同,道理不同
人和人的处境不同,道理的适用范围也就不一样。
不是所有道理都能放之四海皆准。
面对的情况不一样,本身的处境不一样,道理也就不一样。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人和人之间,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不要拿着自己的道理去衡量别人,评判别人。
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的过往,不明白别人的遭遇。
学会闭嘴,保持沉默,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修养。
家人之间,不讲道理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勺子没有不碰锅沿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关系,是最亲密的关系,也是最难讲道理的关系。
家是每个人安顿身心的地方,是情感的寄托和归宿。
这样的地方,是无法讲理的。
太注重道理的对错,就失去了家的温馨和温暖。
从前有个富翁醉倒在别墅外面。
保安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 ”
富翁反问保安: “家?!我的家在哪里?”。
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 “那不是你的家么?”
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家不是物质的集合,不是别墅、不是房屋,不是装潢。
家是爱的聚合体,为爱而聚,无爱而散。
只要家人之间彼此挂念,彼此关爱,家才是我们的港湾。
不要在家里讲道理,不要在总是在家里争辩是非对错,那样只能让情和爱一点点消失。
儒风君说:
古人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不要强加自己的观点给别人,不要在讲情的地方讲道理。
人过半生,慢慢明白,保持沉默是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