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既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更是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关键所在,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从部委层面看,相关部门部署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进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等重点任务,主动开展工作、抓紧推进落实;从地方实践看,各地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做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但也应看到,我国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与形成新发展格局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一是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卡脖子”问题凸显。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核”问题依旧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二是传统产业自身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我国实体经济尚未完全摆脱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在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等方面技术积累不足;供给体系产能强大,但生产的多是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低端供给过剩和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还要看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还面临区域间产业转移制约。传统产业承接地与转出地之间缺乏政策衔接和统筹协调,区域间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尚不健全。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各方面对制造业特别是传统产业发展的支撑仍存在明显不足。比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突出;营商环境仍需优化,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较高,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仍待完善;等等。
总体上看,我国传统产业仍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这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基础以及配套能力等方面,更体现在其拥有规模巨大且联系紧密的内需市场。针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面临的这些制约和挑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主动对标对表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摆脱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抓好技术改造、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等方式,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激发市场活力、内生动力,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我们要把握好几个重点:
一是加强传统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要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加强行业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加大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加强国产装备和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更好巩固提升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和先进水平。
二是开展大规模新一轮技术改造。要以智能、绿色、质量、安全等为重点,持续推动企业工艺装备升级、新产品的研发应用以及发展新模式新业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资源,开展“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三是引导传统产业合理有序转移。要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传统制造业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合理有序转移,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利益共享机制,建立高效、持续的区域对接协作机制,推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东北地区加强政府间合作,鼓励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整体式转移。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继续放权,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防止政府过度和不正当干预市场;继续落实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各项政策举措;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对制假售假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显著提高违法成本;完善政策制定和执行方式,重大涉企政策制定应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此外,还要更好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五是提升资本、劳动力等要素保障能力。要加强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沟通,开展产业政策、重大项目信息对接和共享,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探索跨产业融合类技能人才培养,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长效机制和政策环境。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文明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