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福兴布庄: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剧照,祖忠人摄
东方网10月27日消息:“音乐短剧《福兴布庄: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是今年新增的,也是最为出彩的段落。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云南中路原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的红色故事,创作于2017年,具有开放性的结构。每年,我们主创团队都会从黄浦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挖掘全新的故事,对剧本内容进行增删调整,力求出新出优。”10月26至27日,升级版原创红色音乐情景诗剧《追寻》于白玉兰剧场再度上演,编剧李海艇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图片说明:《福兴布庄: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剧照,祖忠人摄
年年演,年年出新。提起黄浦区的红色遗址,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新老渔阳里、五卅纪念碑等,这些已经被往年的创作收录进《追寻》之中。如何找到新的题材?李海艇犯了难。今年4月,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瞻仰红色遗址,位于云南中路的福兴布庄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站。这给李海艇带来了灵感,他曾和主创人员多次实地走访。从福州路上的天蟾逸夫舞台拐一个弯,往云南中路看去,杂货店、理发店、文印店、小吃店沿街排开,烟火气十足。道路的右手边有一排不起眼的小楼,乍一看像与剧院连成了一体。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街边小楼里,悄然隐藏着中共中央早期在沪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机关旧址。“大隐隐于市,在白色恐怖的背景之下,这种烟火气成了中共隐蔽战线最好的掩护。‘熊老板’和‘老板娘’就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工作了三年,安然无恙。这幢位于闹事的普通楼房,不仅见证了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也催生了一段浪漫的传世良缘。”
图片说明:《福兴布庄:白色恐怖下的红色中枢》剧照,祖忠人摄
为了找到、编好福兴布庄的故事,编剧李海艇下了不少功夫。他翻阅了大量党史资料,直到借到一本薄薄的《朱端绶传》,决定将目光锁定在这对因革命结缘的忘年夫妻。要在短短20分钟里,呈现这个故事,李海艇精心筛选了几个高光时刻。短剧从女学生朱端绶到达上海接受任务扮演布庄老板娘开始,到她第一次与苏区代表接头就遭遇危机让熊瑾玎着急不已,随后在周恩来的帮助下两人终于互诉衷肠正式结为夫妻,最后已有孩子的两人又因革命事业不得已分离。“爱情故事很容易让观众共情。熊、朱共同的理想让两人虽不同年但同心。他们的革命精神,其实就隐藏在对彼此的深情之中。”
图片说明:原创红色音乐情景诗剧《追寻》剧照,祖忠人摄
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这里留存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遗迹,它们犹如闪光的足迹,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历程。据黄浦区文化馆馆长孔晓敏介绍,为了让红色的历史从教科书中走出,让传统的教育从展览中走出,让革命领袖的事迹从纪念馆中走出,2017年,黄浦区推出了原创红色遗迹巡礼情景诗剧《追寻》。该剧以黄浦区域内丰富的红色历史底蕴为素材,以诗为载体,通过一幕幕诗剧再现历史的真实,还原信仰的初心。自公演以来,已深入社区、学校、机关演出达30余场,再加上部分片段的单独表演,总计演出60余场。明年,为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创团队还将继续对《追寻》进行改编,挖掘更多不为人知的革命故事。
图片说明:原创红色音乐情景诗剧《追寻》剧照,祖忠人摄
她还告诉记者,作为今年“四史”学习教育的重点,《追寻》是为迎接建党百年华诞精心打造的原创献礼剧目。自去年黄浦区文化馆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因《追寻》结缘,两家单位今年再度联手拓展教育新途径,将《追寻》作为“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以白玉兰剧场作为上音学生的社会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有展露才华的舞台,开展音乐导赏、演出观摩等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希望通过签约共建补足学生的“精神之钙”。
图片说明:原创红色音乐情景诗剧演职人员合照,祖忠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