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装备精良的唐军,内部其实有着区别,其中俸禄最为明显

2020-10-28新闻11

唐朝的军队,李唐皇室最锋利的剑。在隋末的起义当中,李渊率领的军队便削平群雄,一统中原。

之后更是向北,向东,向西全方位扩张,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中亚的咸海边上都有唐军骑兵的身影。

但是,看起来强大,装备精良的唐军,内部其实有着区别,其中俸禄最为明显。这是为何?一、出身不同是造成俸禄差距巨大的主要原因。

(1)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央军

唐朝的中央军主要由禁军六军和神策军组成。其中禁军六军身世显赫,由曾经的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四军以及至德二年成立的左右神武军重组而成。

而神策军曾经是陇右节度使管辖的军队,因护驾有功,受到皇帝的重视,成为唐朝中央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朝前中期,政局不稳,李唐皇室依靠朝廷禁军强悍的作战能力,成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作为最大功臣,禁军被皇帝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史书当中这样记载:"赐左右神策军士人迁五十缗,刘军、威远人三十缗,左右金吾人十五缗。"此外,在武器装备,士兵战斗素质上,都是全国最优秀的。

六军规模较小,仅六万人,而神策军规模较大,总人数达到了二十一万。两支军队是朝廷禁军也就是中央军的主体。

唐帝国中央军主要驻扎在了国内一些能够拱卫京师的重要城池,比如长武,兴平等地。当然长安的防御任务也是由中央军负责的。

总的来说,中央军是唐帝国战斗力最强悍,是李唐皇室维护统治的重要工具。

(2)骁勇善战的地方军

地方军,其实是一个更加通俗的称呼。在唐朝主要由边兵组成,也就是后来藩镇兵的前身。

早期,唐朝边境军事据点驻扎的据点,因此主要任务是守卫边境地区的安全,所以叫做边兵。

唐玄宗李隆基上台,藩镇制度被创立,在全国边境地区设立九大节度使,两个经略史,负责守卫唐帝国的边境安全,藩镇兵正式诞生。

藩镇兵在安史之乱之前,总兵力高达四十九万人,其中在范阳,辽东地区的藩镇兵数量就接近总数的一半,这也是安禄山与史思明能够快速攻入长安的原因之一。

藩镇兵与中央军不同,中央军早期战功赫赫是皇帝的护身符,自然会受到皇帝的厚爱。但是这些藩镇兵可没这福气,他们只能依靠节度使在当地的赋税维持。

虽然有节度使的赋税来维持军队开销,但节度使所在的地区通常都是非常偏远,人烟稀少的地区,赋税又能有多少?

不过,在边境地区藩镇兵和中央军相比,存在一个优势。那就是虽然驻扎地区条件艰苦,经常会有突发的战事,可同时也锤炼了军队的战斗力,给之后唐朝历史走向埋下了伏笔。二、俸禄的不同,是中央军与地方军战斗力区别的根本原因

(1)养尊处优,逐渐腐化

中央军,李唐皇室的护身符,大唐帝国的象征。可随着唐朝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国家战略重心开始由稳定社会变为向外扩张,中央军的作战任务逐渐减少。

而地方军这成为了担负国家主要作战任务的主力。虽然平时中央军一直在进行军事练习,保证战斗力,但是常年不打仗,作战能力难免有了下滑。

作为皇帝的"保镖",李唐皇室还是非常重视中央军。最主要就体现在俸禄上。

唐朝前中期中央军中的神策军,一年的基本俸禄是十二担粮食,但是赏赐的粮食却多达三十六担。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部分,如此优渥的条件,加上几乎不存在的作战任务,中央军成为了武举人争先恐后进入的地方。既然进入中央军就仿佛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自然有许多人争先恐后进入,其中就不乏许多小人。

随着唐朝逐渐进入到全盛时期,在政治和军事上开始出现了腐化的情况。随着一代贤相张九龄的下台,李林甫的上任加重了这一现象。

虽然李林甫在才能上和张九龄不相上下,但是嫉贤妒能,任人唯亲,加重了中央军的腐化。

(2)条件艰苦,精兵强将

反观地方军,西域驻扎的唐军负责大唐帝国向西的扩张。陇右地区的唐军负责守卫河西走廊,抵挡吐蕃的进攻,河北地区的唐军则提防突厥的进攻。

西南地区负责抵挡大理国和吐蕃的进攻。唐帝国边境地区的军队常年担负军事作战任务,作战实力强悍。中央军和地方军战斗能力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试想一下,一个贪生怕死又贪财的人,在中央军和地方军之间,势必会选择中央军。

相反的,一个试图建功立业的有志之人,势必会被一些有野心的节度使所发现,并且被拉入到自己的阵营当中。

加上唐朝中后期起义不断,大量百姓失去生计,成为流民。这些流民被节度使的军队所吸纳,俸禄,粮食由节度使提供,谁会记得天子的恩惠?

流民参加节度使的军队,其实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活下去的粮食吃。但是对节度使来说,只需要付出少量的代价,便能够让这些人为自己的利益所卖命,何乐而不为?

只要少量的赏赐或者悬赏,他们便能够将生死置之度外,不计代价去完成任务。这点在养尊处优的中央军当中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

(3)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双方之间的差距

自安史之乱之后,全国范围内多出了许许多多的节度使。这些人都是当初朝廷为镇压安置之乱而被任命的。

这些节度使同样拥有自主募集军队的权利。巅峰时期,节度使掌握的军队数量占到当时全国军队总数的80%。

但是,随着全国人口因为战乱而大量减少,节度使的军队待遇在不断下降。另外,地方军内部也存在区别。

以防秋兵为例,一年的俸禄比普通的边兵多了近三担粮食,并且"每出境者,加给酒肉,本道之粮,又留给妻子,凡出境一人,兼三人之粮"。

但是团练兵却还要"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州兵的待遇不好,因为战乱,国家财政压力增大,"给春冬衣,并家口粮","日给一身粮及酱菜"的待遇被撤销。

反观中央军,因为需要提高招募士兵的素标准,以对抗藩镇节度使手中的军队,士兵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

公元785年,唐帝国为了保障神策军十七万人的俸禄,一年的消耗高达三百六十万铢。中央军此时还需要镇压农民起义以及藩镇节度使的造反。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只有提高待遇,才会有战斗素养更高的兵员被补充到中央军当中。

安史之乱的结束标志着曾经称霸亚欧大陆的帝国开始衰落。

中央军,作为大唐帝国统治阶级的那把唐刀,即便是在军事装备还是在待遇上,都是最好的,可还是逐渐锈蚀,成为宦官集团控制皇帝的工具。

而地方军,因为不归中央管辖,待遇差,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随着唐帝国一步步陷入到藩镇割据,内乱不断的局面当中,中央军和地方军的待遇差距在进一步增大。

但正是因为一方养尊处优,一方食不果腹,"唯知其将之恩,而不知有天子"。时间一长,中央军当中庸才流入,战斗力下降。

地方军多亡命之徒与流民,战斗力强悍。待遇上的巨大差距,是中央军和地方军双方战斗力差异巨大,并且也是中后期实力发生逆转的最主要原因。

文/赵贺澜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