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宝十一年(752年),69岁的大唐首席宰相李林甫,突染重疾,自感大限将至,想再见一眼陪伴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李唐玄宗隆基得知情况后,决定亲入李林甫府中探病,却被宦官以李林甫可能得的是传染病为由,阻拦了下来。只好让人将李林甫抬出院子,皇帝则登上皇城的降圣阁,远远地朝着李林甫挥动中手中的红手巾,以示看望慰问。已经奄奄一息无力跪拜谢恩的李林甫老泪纵横。一个月之后,一代奸相李林甫在家中死去。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被拜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与侍中裴耀卿、中书令张九龄一同担任宰相算起,李林甫稳居相位达十九年之久。
而同一时期的开元名相,崇尚通达的姚崇、崇尚法治的宋璟、崇尚正直的张九龄,在相位上都只呆了四年,而且都不是因为死在位置上,都是被罢黜宰相,黯然离场,三人加起来都没有李林甫一人在宰相位置上呆的时间长。
长寿元年(692年),那一年李隆基七岁。他的祖母武则天,在两年前登基称帝,改唐为周。此时的朝堂,武氏家族意气风发,李唐皇室成员却大量地被陷害屠杀,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一次朝堂举行祭祀仪式,李隆基带着侍从护卫昂首挺胸地走上大殿。负责警卫的金吾大将军是武家子侄武懿宗,故意刁难,上前阻拦并大声训斥李隆基的侍卫。李隆基怒目而视,拔剑指着武懿宗大声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敢拦吾者死!” 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对其宠爱有加。
景云元年(710年),那一年李隆基二十五岁。五年前,大唐江山重归李唐皇室,但唐中宗李显孱弱无能,朝廷的大权旁到皇后韦氏和武三思手中,奸臣当道,大唐黯淡无光。一腔热血的青年李隆基,联合禁军将军,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军事政变,斩杀了韦氏,夺回了皇位,拥立自己的父亲李旦登基。
三年后,李隆基再次亲率羽林军,突袭太平公主集团,在敌人准备动手的前一天下手,彻底清除了专权乱政的太平公主势力。五个月后,李隆基改年号为开元,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式开启。此时的李隆基信心满满,立志要再现李唐皇室的荣光,立志要再创大唐的辉煌。此时的李隆基励精图治、求贤若渴。
大唐皇室的忠臣、纯臣姚崇,首先走进了李隆基的宰相班子,这位三朝宰相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但是政务能力超一流、人称救时宰相的姚崇,精于治国却拙于治家,因对儿子的管教不力,触了李隆基的龙鳞,仅仅做了四年的宰相就被免去了职务。
接替姚崇的,是有名的诤臣宋璟。宋璟颇有魏征遗风,敢于直言朝政之得失,恢复谏官制度,广开言路,开启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国力蒸蒸日上,开元盛世初现雏形。但是刚烈正直的宋璟,不懂变通不善协调,作为统领百官的宰相,宋璟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开元八年(720年),李隆基忍痛割爱,宋璟结束了四年的宰相生涯,只享受开府仪同三司的政治待遇退休。之后的张嘉贞、张说,虽非纯臣、诤臣,但也算是忠臣、能臣,大唐帝国在他们手中被治理的井井有条,欣欣向荣。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十二月,来自偏远之地岭南的张九龄升任中书令,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主理朝政。大唐的另一个纯臣、诤臣张九龄,也是大唐玄宗一朝最后一位贤相,终于走上前台。这位心中只有国家,心中只有黎民苍生的宰相,不懂得猜测圣心,不愿意屈意顺从,一味地据理力争,犯颜直谏。
皇帝想保住违抗军令的边将安禄山的命,张九龄坚决反对“安禄山按律当斩,而且此人面有反相,日后必成后患!”;皇帝想重赏守边有功的边帅,提拔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态度坚决地代表不同意,“边将守好边,是本职工作,谈不上什么功勋?况且年仙客不具备宰相之才,尚书之位责任重大,不可能用来赏赐!”;皇帝一心要废黜李瑛的皇太子之位,张九龄伸直脖子掷地有声“太子是国之储君,不可轻言废立。陛下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我不敢执行诏命。”皇帝要提拔李林甫为宰相,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宰相关系国家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你当皇帝还是我当皇帝?是你张九龄说话管用还是我李隆基说话管用?李隆基对张九龄的多次违逆,心生不快,耿耿于怀,李林甫又在暗中不断中伤诬陷,张九龄终于获罪罢相。从此大唐玄宗一朝的官员,只会明哲保身,不再敢直言进谏!诤臣纯臣,从此销声匿迹。
张九龄离开相位之后,李林甫成为了朝廷的核心。头脑灵活、心思缜密的李林甫,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讨皇帝开心高兴的事情上。为了第一时间掌握了解李基隆的心情及思想,不择手段地巴结、买通皇帝身的嫔妃、宦官,费尽心机揣摩皇帝的心思和想法。于是,宰相李林甫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件事、执行的每一项政策,都是皇帝李隆基想做的、想说的、想要的,李隆基面对李林甫时,没有了与姚崇、宋璟、张九龄相处时的争吵和烦心,事事顺心、件件如意,心情愉快,“政通人和”。
张九龄走后,杨玉环走来,六十余岁的李隆基,早已不是开元元年时的那个英姿勃发的一代雄主,沉醉于自己亲手开创的大唐盛世,曾经的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早已变得暮气沉沉、唯我独尊。华清池的莺歌燕舞,杨贵妃的温柔美貌,成了他最迷恋的地方。当年那个誓言成就伟业的君爷,自认为公德圆满,厌倦了,懈怠了,连朝廷的日常政务都懒得搭理。他曾不止一次地跟自己最亲近的高力士说,“朕想将天下的琐事,一并将给李林甫打理,安心轻松过日子!”清醒忠贞的奴仆高力士,叩首流泪说“陛下,军国大事岂可轻负于人,一旦所托非人,天下危矣!”
天宝十四年(755年)年十一月初九,一直被李隆基宠信的边帅,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20万造反。承平日久、民不知战的大唐,周边州县望风瓦解,地方官员或逃或降。
一年后,叛军占领东都洛阳,拥兵二十万的名将哥舒翰,防守长安最后一道防线潼关,但在李隆基一通瞎指挥下,兵败灵宝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自此,大唐一时再无兵可战,叛军长驱直入,直逼唐都长安。李隆基在长安陷落前,带着皇子皇孙、后宫嫔妃和天子近臣仓惶出逃,避祸蜀中。走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时,随行禁军将士集体哗变,杀死杨国忠,逼迫李隆基缢死杨贵妃。
在蜀地的凄风苦雨中,唐玄宗李隆基陷入深深的忏悔和思念。他深深地思念长安的金碧辉煌,思念贵妃的翩翩舞姿,思念华清池的温暖如春!他更想念当年才智超群的姚崇,“若姚崇在,贼不足灭也!”;他想念当年那个倔强老头宋璟,“若有他在,国事何至如至!”他的耳边响起了当年张九龄意志坚决的声音“不杀安禄山,必成后患!”。他也回想起专权固宠的宰相李林甫,懊悔不已 “妒贤嫉能,亦无敌也。”可是,他仍未总结自身,“既知之,何用之久耶?”
宝应元年(762年),重回长安,被软禁一年零十个月之后,78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凄凉中含恨去世。盛唐也随之风雨飘摇,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