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王允固执己见杀死蔡邕,还认为《史记》是谤书,后来自作死

2020-10-28新闻7

蔡邕是东汉末年的名士,颇具文采,蔡邕曾经因为得罪宦官王甫的弟弟王吉,被指控诽谤朝廷,结果流放到边疆,前后长达12年,最后遇到大赦才返回自己的家乡。董卓主持朝政后,非常敬重蔡邕,便征召他为自己的僚属。蔡邕先是借口有病,不接受征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蔡邕没有司马懿的演技,要么装像一点啊。后来,董卓威胁要杀掉蔡邕的全家。蔡邕听后非常害怕,只好接受命令,来到洛阳。董卓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一个月内3次升迁蔡邕的官职,一直升迁到侍中。董卓死后,蔡邕却马上被王允所杀。王允固执己见杀死蔡邕,还认为《史记》是谤书,终于自己作死。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董卓

董卓死的时候,蔡邕当时正在王允家中做客,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惊叹。王允勃然大怒,厉声斥责他说:“董卓是祸害国家的奸贼,几乎要毁灭大汉的江山。你是汉家的臣子,应该同我们一样怨恨他,可是你却怀念对他的恩惠,替他感到悲痛,你这不是要与他一起逆反吗?”说完就将他逮捕,送给廷尉审问。

蔡邕请求王允说,他自己虽然不忠,但是还是明白事理的,怎么会做出背叛国家的事情呢?自己宁愿接受酷刑,希望对方饶自己一命,把《汉书》剩余部分写完。王允拒绝了。

很多士大夫同情蔡邕,想要救他,都没有成功。太尉马日磾也为蔡邕的事情向王允劝说,蔡邕是少有的大才子,对朝廷典章制度非常熟悉,应当让他写完史书,完成一部大作。况且他的罪很小,这样杀了他,岂不是让天下的士人失望吗?

哪知,不说这话还好,王允一听更来气了,说:“当初汉武帝就是因为没有杀掉司马迁,才使得他写了一部谤书流传天下。他要完成《汉书》,那我更不能留他了。难道也让他像司马迁一样写一部谤书,使我们蒙受后人的讥讽和嘲笑吗?”马日磾退出后,对别人说:“恐怕不久王允就要遭到灭族的大祸了!”很快这句话应验了。王允不懂文化,固执己见,杀害了蔡邕,居然还认为司马迁写的《史记》是谤书,真是让人无语。可怜的是,王允在杀了蔡邕之后,还在继续作。

蔡邕

蔡邕死后,百姓纷纷传言王允要杀死董卓部下所有的凉州人,原来那些董卓手下的人都惊恐不安,全都紧紧把持住军队,以求自保。他们还相互议论:“蔡邕只因为受过董卓的信任和厚待,都被牵连处死了,何况我们还是董卓的部下。现在王允不但没有赦免我们,还要解散我们的军队。如果我们今天解散军队,明天就会成为别人手里任人宰割的鱼肉了。”

正在谣言四起的时候,吕布派李肃前往凉州陕县,宣布皇帝的诏命,诛杀董卓的部下牛辅。牛辅是董卓的女婿,董卓死后,他成为凉州军团的领导。牛辅等人率军迎击李肃,李肃战败。牛辅见圣旨要杀自己,心中惶恐不安,正好军营里发生内乱,胆小的牛辅就想趁机逃走,却被身边的亲信杀死。凉州军一时,群龙无首,非常混乱。李傕、郭汜等将领见失去了靠山,只好派使者到长安请求赦免。王允回复他们:“朝廷一年之内不能发布两次赦免的命令。”于是拒绝了他们的要求。王允的这种作,最终害得自己家破人亡。

李傕等人得到消息,更加害怕,准备散伙跑路。正在这时,谋士贾诩帮他们分析利弊,如果跑路,很快会被人抓住,还不如齐心协力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如果成功了,可以挟天子令诸侯;如果失败了,再跑路也不迟。李傕等人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李傕、郭汜等人一起盟誓,率领兵马昼夜兼程向长安进发。

李傕等人一路上招兵买马,等到达长安的时候,已经有10多万兵马。王允得知李傕等人进犯长安的消息后,便召见在凉州很有威望的两个人——胡文才、杨整修,想让他们去向李傕当面解释,以消除误会。可是,王允在召见他们的时候,再一次作死,没有和颜悦色,而是厉声斥责他们说:“你们这些凉州来的鼠辈,到底有什么企图?你们去把他们叫来!”胡文才、杨整修都是凉州人,被王允一顿骂,心里也很不痛快。因此,胡文才和杨整修等人去见李傕,并没有阻止他们的行动,反而把他们的大军引回长安。

很快,李傕、郭汜等人与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等人会合,一起包围了长安。他们击败了吕布的军队,吕布突围逃走,临走前招呼王允一起逃走,王允拒绝了。他还振振有词地表示要保卫国家,保护皇上。最后,王允奋战而死,其全家也被乱贼杀死。

王允之死,其实主要是自己作死的,他不尊重文化人、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没有大局意识,空有理想和报复。王允执掌朝政终究也只是昙花一现。

王允

#楚汉#名著典籍#蔡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