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在古代,皇帝作为九五之尊,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而大臣陪伴左右,自然也当小心谨慎,不然轻则乌纱不保,重则魂归西天,哪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对于汉献帝,也都是心存忌惮,《后汉书》曾经提到,汉献帝曾经对曹操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曹操听后“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也就是在此之后,曹操提高了对汉献帝宗室的提防,顺利的躲过了两次刺杀行动。
而有一人,比曹操还要“聪明”,可以说是古代警惕性最高的将军,皇帝刚刚赐予他免死金牌,然而这名大将,回到家中就召集部下造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此人的名字,叫做李怀光,如果他不是昏了头,或许也会有机会成为曹操那样的人物。
唐代中期,随着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进一步衰弱,中央集权更是一落千丈,各地节度使开始拥兵自重。
而李怀光的祖先,原本是靺鞨族人,他的父亲担任朔方军将领,因此被赐予国姓李,而李怀光也从小参军,得到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赏识。更是以勇猛善战,武艺高强而闻名。“怀光少从军,以武艺壮勇称。”
而在成年后,李怀光凭借积累下的战功,节节高升,郭子仪开始放心的将军中事务交给他打理,等到唐德宗继位,郭子仪被免去了节度副元帅的职务,而李怀光也分到了郭子仪继承下来的一部分土地,出任中尹、邠州刺史等地刺史,而李怀光也长期在长武驻军,扼守唐帝国西方要道,导致吐蕃从此不敢向南入侵,成为了唐德宗十分依赖的一股军事力量。
而到了780年后,唐朝各地节度使,相继发生叛乱,朝廷急忙命令李怀光进行征讨,然而叛军势大,唐德宗为此逃到了奉天,李怀光听闻后,火速勤王,并且带领部队在醴泉打败朱泚的骑兵,解救了唐朝宗室的燃眉之急,收复了大量失地。而在此之后,李怀光彻底成为了朝中掌权的重臣。
然而在此期间,他却愈发的自傲,此时天下依然纷乱不已,大帝在外,李怀光却依然上书,要求将唐德宗周围的大臣卢杞、赵赞等杀害,并坚持称他们都是逆贼。否则自己就不再进兵。
无奈之下,唐德宗只好将几人贬官,然而李怀光却变本加厉,还状告唐德宗信任的宦官翟文秀,唐德宗再次将他杀害。
让人哭笑不得是,李怀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非常过分,此时的他却又患得患失起来,担心唐德宗对自己产生了怨气,从而有了叛乱的意思。
等到784年,局势逐渐好转,唐德宗为了表彰李怀光的战功,特意命令人带着诏书前往军营,加封李怀光为太尉,还特意赐予他象征免死金牌的铁劵。
这原本是最高的礼遇,然而在御史宣读诏书后,原本喜气洋洋的李怀光,却勃然大怒,狠狠的将铁劵扔到了地上,还恶狠狠的说:“只有怀疑臣子反叛,才会将这种东西赐给我,现在陛下这么做,不是逼着我谋反吗?”(怀光赫然怒曰:''凡疑人臣反,则赐券。今授怀光,是使反也!'')周围的人都不敢出声。
等到回家,李怀光便匆匆召集自己的部下,密谋反叛,然而此时的唐德宗,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任人宰割的天子,他的手上,掌握了一只势力很强的神策军,在唐德宗的部队围剿下,李怀光率领军队节节败退,部下也是纷纷选择归属唐朝,到了785年,李怀光兵败被杀。
值得一提的是,李怀光的儿子,依然被唐德宗赐予了庄园田地,念在李怀光的功劳,还允许其儿子安葬自己的父亲,然而过于敏感的李怀光,却只是单纯的认为皇帝要谋害自己,结果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