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精致东城 | 留住人情味儿!来看胡同里的“微花园”有~多~美~

2020-10-28新闻16

一大早,史家胡同54号居民宗秀英清理着院儿里花园藤架上的枯叶。“在秋天把这些枯黄的叶子修整修整,等来年会长得更好。”宗秀英说。

2019年,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侯晓蕾教授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团队,走进史家社区居民院落,和街坊们一起,把一些原本杂乱无章的小花坛加以美学设计,成为独具特色的“微花园”。“花园虽小,但大伙儿一开门就看见花花草草,心情变得更好了,也能经常过来坐坐、聊聊天。去年这个瓜藤结了20多个南瓜,跟邻里街坊们分一分,胡同里的生活也更有人情味儿了。”宗秀英笑道。

近日,2020年IFLA AAPME奖(AAPME Awards 2020)正式公布获奖结果,史家胡同“微花园”系列荣获社区景观更新与公共健康类别卓越奖。

侯晓蕾师生团队用五年时间深耕史家社区,探索可持续社区营造,带领居民参与建设身边的“微花园”,不仅提升了居民生活环境,还通过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促进了社区凝聚力。

观察

记录发现胡同微景观

2015年,侯晓蕾和团队走进史家社区。她发现,在北京老城的胡同街巷里,居民在自家门前、窗边经常采用回收的器物和废弃的材料,种植特色植物和瓜果蔬菜,少则几盆花,多则形成一个“花园”。

这一类“微花园”往往尺度很小,土生土长,由居民独立建造和维护。有的居民用捡来的旧砖头垒出了一个花坛;有的居民则在窗下将PVC管做成一个植物壁挂;也有的居民用瓶子串联起来,做出滴灌,既节水又绿色……这些胡同自发花园多种植着月季、蔷薇等当地灌木,以及葡萄、西葫芦、丝瓜等可食用的蔬菜瓜果,兼具美观和实用。

“出于各家不同的审美和需求,胡同里每一个‘微花园’都不同,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同时又在整体上具有一致性。虽然没有设计师参与,却体现了居民对生活品质的美好追求,也非常有老北京胡同的味道。”侯晓蕾表示。

2016年,侯晓蕾和学生们开始将胡同里的这些小花园一一记录并用画笔画下。在此基础上,这些小花园中常种的植物、居民使用的容器等特点也被逐一分析。“这些独具生活味儿的小花园和公园是不一样的,我们发现,居民们喜欢使用一些从前留下不舍得扔的瓶瓶罐罐来种植,也喜欢保留一些旧砖头、旧瓦之类的物件来制作花池。”侯晓蕾的学生林雪莹告诉记者。

“我们大约记录下了300多个小花园,这些‘花园’跟城市建设不同,他们都带有每家每户不同的味道。这样的小花园到处都有,虽然有些杂乱,但只要经过稍微整理,就可以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花园。”侯晓蕾表示。

营造

发动居民参与互动活动

随着大量深入调研,2016年,侯晓蕾提出“微花园”概念。“这里的‘微’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些花园规模都不大,追求的是‘小而美’‘小而精’;另一个是强调‘微更新’,希望发动居民参与社区营造,取得渐进式的效果。”

2017年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作为朝阳门街道责任规划师,与侯晓蕾师生团队共同组织当地居民开展了“旧物改造盆栽工作坊”“微花园景观设计工作坊”“胡同里的微花园参与式设计展览”等一系列形式丰富的活动,与街坊邻里共同探讨居民参与提升胡同微景观的可能性。

老式收音机、用了几十年的暖水瓶、锈迹斑斑的地球仪……这些毫不起眼的“老物件”与花草相遇,变身为精致的盆栽。“生活美学再造”——旧物改造盆栽活动上,居民纷纷贡献出自家旧物。

“这个茶杯是我当年在外地工作时一直用的,虽然它现在漏水了,但是我舍不得扔,因为它承载着一段回忆。”家住史家胡同44号院的秦先生向大家讲述着一个茶杯的故事。在侯晓蕾师生的帮助设计下,这些闲置的旧物件再利用成为可以装点环境的盆栽。

“我们发现,胡同里的‘微花园’中,居民喜欢用旧物做容器,也喜欢留着很多老物件,这些老物件与其收在家里,不如鼓励他们拿出来,再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居民在美学上进行提升,也启发和带动更多的胡同居民去主动美化身边环境。”侯晓蕾说,希望通过充分的公众参与,催生居民自发长期维护花园环境的积极性。

参与

老街坊变身设计师

2018年6月,侯晓蕾师生结合对胡同的研究,将胡同里的“微花园”制作成为模型,在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胡同微花园”设计展。展览作品中,不仅包括中央美院师生和史家胡同居民共同设计的“微花园”方案,还有侯晓蕾师生创作的部分胡同公共微空间设计改造提升设想。

史家胡同的街坊邻居来到“胡同微花园”展厅,拨动开关,小房子模型的“灯”亮了起来,光线透过窗户照着精心设计的小景观,令邻里街坊们赞叹不已。“我认得这里,这个是我家门口的花园!”不少居民在模型中找到了自家对应的景观。

展览前,侯晓蕾师生和居民一起,为居民提供“微花园”艺术与景观提升方面的美学指导,从植物搭配、雨水利用和节约能源等方面制定专业的改造方案,帮助居民营造出既美丽又实用的“微花园”景观。全过程均由居民自主报名参加、深度参与设计、亲自动手实施,每个“微花园”都凝聚了规划师、设计师和居民共同的智慧和汗水。

“以前总觉得,我这哪儿叫花园啊,也就是自己随意摆弄些花草。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发现,原来我种的花园中也还有这样美的地方,感到特别欣慰。”史家居民李先生说。

史家胡同博物馆举办的“胡同微花园”参与式设计活动与“生活美学再造”展览,是专业社会力量与社区街坊邻居们共同合作的成果,也是社区胡同环境提升中公众参与设计的一种新探索。正是有了这些持续性的社区培育孵化活动铺垫,居民重塑家门口的“微花园”才水到渠成、应运而生。

实践

拆旧焕新做“减法”

2019年4月,侯晓蕾师生开始为史家胡同中居民自愿报名的6所院落进行“微花园”改造。经过和居民的商讨,以及侯晓蕾团队的设计,6所居民院中原本杂乱无章的小花坛,变身为独具特色的“微花园”。

在史家胡同15号院生活了70多年的许大爷喜欢摆弄花草,在自家窗下的小煤棚旁辟出一小块空地,用来种植些绿植,有时也会种些蔬菜瓜果。“这棵种了6年多的柿子树渐渐遮住了阳光,小空地也就渐渐荒废了。”许大爷摸着粗壮的柿子树干说。

空地旁,许大爷收集的盆盆罐罐等旧物给了美院师生们灵感,他们决定拆除闲置不用的煤棚,再利用旧盆罐,为许大爷打造一个既美观又带有生活气息的“微花园”。

为了“微花园”建设,许大爷同意拆除一旁的煤棚。侯晓蕾师生就利用拆除后的老砖块,为许大爷重新围起了花坛,花坛里种植的植物经过精心搭配,颜色鲜亮。考虑到许大爷喜欢种植蔬果,师生特地采购了韭菜,种在花坛的一旁,既美观又可食用。许大爷家中的旧腌菜坛罐、旧花盆、废旧马桶等不用的旧物也都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可观赏的小盆景。柿子树下是用老砖垒出的板凳,既可乘凉,又可用来放置花盆。

“为了加强‘微花园’项目的示范性、可复制性,我们提出了低成本、旧物利用的‘减法’改造原则,鼓励居民将大杂院中占据空间的碎砖瓦、旧盆罐变废为宝,腾出院落空间,美化小院环境,能不买新的就不买新的。”侯晓蕾特别强调。

一年多过去,在居民的维护下,6个经过改造的“微花园”,依旧是胡同小院儿里的亮眼景观。说起今后“微花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侯晓蕾表示,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把“微花园”项目向更多的地方推广,为街区更新提供更多可以借鉴的案例。

声音“微花园”项目从一开始,就不完全是从景观营造的角度去做,而是强调社区营造,不仅给居民传递专业设计知识,更重视培育公众参与理念。居民有了认同感以后,就会自发产生维护的意识,也会在无形中感染带动更多人加入。

——朝阳门街道责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赵幸

图文 | 刘旭阳

部分图片由侯晓蕾提供

编辑 | 小柒

#侯晓蕾#微花园#居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