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作为败方,一直以来便被人认为是懦弱书生皇帝的代表,那么有何事件可以说明这一点呢?事实上,朱棣确实是猛将一枚,军事才能绝佳。然而这不意味着当时的正统朝廷就没人能够治得了他,平安、盛庸和徐辉祖等名将就狠狠的给了朱棣征途一个踉跄。
朱允炆曾经说过:“自古以来,一家子之间兵锋所指自相残杀就是最不好的。你们这些将士们与燕王(朱棣)对抗,切切要记住朕今天说的话,不要让朕背上杀害叔父的恶名,懂?”
事实上,叛乱最开始的时候朱棣胜算并不大,至少就军事实力来说就是如此。燕王朱棣只有10万兵马,而朱允炆却有着三倍以上的强大军队;朱棣只一封地北京,即使拥有着广泛的经济政治上的特权,也完全抗衡不了偌大帝国,然而他胜了,即使打了4年之久。
朱允炆可以说是继承了父亲朱标书生的风格,可是却未必有朱标所拥有的强大威望,压根就镇不住这些坐镇边防的叔父,尤其是拥有着虎狼之师的燕王朱棣。朱允炆但凡能够果敢凶狠些,朱棣“靖难之役”怕是难以反败为胜,毕竟长达4年的你来我往就能够说明朱棣征战的艰难,而非我们误以为的一击即溃。
事实上,削藩过程也可以反映朱允炆的“善良”。叔父们的如狼似虎之势便是削藩的重要缘故,有财有势且手握重兵。1370年以后,朱元璋分封九位儿子坐镇边防,这是“自家人不比外人”的朴质想法,朱棣便在其中分封燕地。
这些诸藩王拥有着一大笔“工资”,五万石米、钞二万五千贯,更重要的是还有着许多特权,如经济上的绢布盐茶马草等各项补给。最为重要的是诸藩王拥有着3000-15000人的军队,且朱元璋曾说:“如果朝中有权臣宠臣弄权,藩王们有权力率领部队奔赴国都讨伐。” 这就给了朱棣发动“清君侧”的借口,而后半句的“王朝天子而还”自然被朱棣抛之脑后。
朱允炆甫一即位就认识到了藩王的隐患,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可是历史教训,于是“大刀阔斧”开始削藩。朱允炆的错误就在于,不够果敢,由于担忧朱棣实力庞大而先削弱小藩王,可是这不就给了朱棣准备的时间了嘛。谢谢了小朱,我老朱能有这一天还得感谢您呢。
就朱允炆个人性格来说,就有着很大败笔,尤其是封建君主下最高统治者的错误更是影响着重大。“柿子找软的捏”可不适用于此时的削藩,有道是“擒贼先擒王”,这才是军事要领,要不削藩便要慎重循序渐进;此外,战场上的仁慈便是对自己的残忍,给谋反的叔父“免死金牌”无异于自寻死路。可以说,朱允炆的败亡是有着很大个人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