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岳全传》中,杨六郎的玄孙杨再兴,阵前败给了岳飞。从此,他投到了岳飞帐下,几度大破金军。只是,在小商桥遭遇了金兵,寡不敌众,身中多箭而亡。
那么,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吗?
刚开始,杨再兴和岳飞对抗,他本是曹成麾下的一员骁将,多次击败岳飞军队,还将岳飞弟弟岳翻斩杀。按一般人气量,这可是杀弟仇人,砍上几刀都不解恨。不过,岳飞是惜才之人,没有追究过往之事。以至于,杨再兴跟随岳飞后奋战前线,多次立下功劳。
其实,杨再兴不仅武艺高强,还懂些谋略。那时,岳飞部下张宪领兵攻打莫邪关,而张宪的部将郭进则成功击破了对方战阵,拿下了莫邪关,打散了曹成的部下。于是,韩顺夫一见此景,满心以为大局已定,就将自己的铠甲给了,开始庆祝。
哪知,杨再兴晚上居然杀了回来,打了韩顺夫一个措手不及。最终,韩顺夫是人仰马翻,先丢了一只胳膊,后丢了性命。
当然,岳飞不会放过杨再兴,便派出王经、张宪去战杨再兴。其实,这一次战役,岳飞的损失很大,更失去了弟弟岳翻。不过,杨再兴也没有再讨到好处,败给了张宪。打不过就逃,张宪怎会放过他,他杀了岳飞的弟弟,就该拧着他的脑袋去见主帅。
最后,杨再兴实在没地可逃,也不愿意死,就让张宪绑了他去见岳飞。岳飞心中自然悲伤,不过,岳飞见到杨再兴后,觉得此人是一个人才,不愿杀了他,故而,才将他收为己用。从此,杨再兴走上了抗金的道路。
史上关于杨再兴的记载很不完整,有关他的文字基本都和岳飞有关。
刚开始时,杨再兴跟着曹成和岳飞对抗。后来,杨再兴跟随岳飞后四处征战,还由于战功显赫得到了朝廷的褒奖。在《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中,说了关于杨再兴如何艺高人胆大的故事:“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
为擒获金兀术,他居然一人闯入金兵阵营,虽然,杨再兴没能成功,自己还受了伤,但却斩杀了不少金兵而归。只是,不可能每次都会如此幸运,以少敌多,很多时候都是靠着个人的技艺高超,以及敌人的畏惧心理。
最终,在小商桥和金兵相遇时,杨再兴只带了300人的骑兵小队,对方却有十万大军。试想,敌我兵力悬殊如此之大,再厉害的将领,也没有办法成功突围。虽然,杨再兴杀敌近2000人,但在乱箭中,他还是身亡了。
历史上关于杨再兴的文字记载前后不过10年,以至于,没有人知道杨再兴的具体岁数,但民间却广泛流传着他的故事。他的英勇故事,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和北宋的杨家将相联系,但这些多是民间的说法,并没有具体的历史文献证明杨再兴就是杨家将的后人。
不管怎样,这么一位英雄,民间是不会忘记的。杨再兴死后,尸体被火花,焚烧之后,共得到箭镞竟有两升之多。不久,他的遗骨、遗甲及军中指挥所用两面铜锣,均被运回了故里,葬于大绢峒,并为其建了专祠祭祀。
之后多年,他的墓地不仅得到了当地人的保护,还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修缮。如今,杨再兴墓一共占地20亩,这还得感谢一个人,即:后来的临颍县知县,清朝官吏王焕辰。王焕辰很是钦佩杨再兴,便号召当地人捐地,以此让后人更好地缅怀杨再兴。
在王焕辰之前,地方官沈近思也做过一些贡献。他觉得此处过于冷清,除了墓碑之外,什么都没有。于是,沈近思就建议好好修缮一下杨再兴墓地,不仅在墓旁种上了一些苍松翠柏,还做出了一些园林景点,让杨再兴的墓地多了几分生机盎然。
关于杨再兴最后一次战役,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
当时,金兵都畏惧他,不敢近身搏斗,只在远处放箭。而他中箭后,都会面不改色地将箭尾折断,然后继续杀敌,但无奈敌军人数实在太多。
最终,杨再兴因寡不敌众,体力耗尽后被金军杀害,时年三十六岁。只见,杨再兴身上的箭杆如仙人掌上的针刺遍布全身,其状惨烈程度惊天地泣鬼神。
对此,后世有悲诗,曰:
东南一棒天鼓响,西北乾方坠将星。
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台泣夜荧。
后来,宋军将他火化,得到的箭镞足足有两升之多。并且,在杨再兴的墓前有一个断碑,上面刻着“杨再兴坟墓”,对此,有人说这是岳飞用自己的长缨枪亲自刻上去的。
虽然,对于一名将士来说,战死沙场很是悲壮,不过,总强于被人陷害而亡。若是他得知自己的主帅后来在风波亭遇害,杨再兴那时会不会做出另一种选择?
其实,杨再兴的故事,更多则是在清朝时被人提及,就连他的墓地,也是清朝官员重新修缮的。也许,当时的民众希望中国能再多出几位像杨再兴一样的将领,因为,若是这样的话,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参考资料:
【《宋史·杨再兴传》、《三朝北盟会编》、《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