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问题可是一门学问,在汉朝以前是没有年号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见到美女南子时的情景。
孔子:昭公20年的时候,我跟齐国国相宴婴在一起聊天……
南子:等等,昭公20年是什么时候……
孔子:啊,我忘了,我用的是鲁国的纪年,昭公20年是周景王23年。
南子:哦,那应该是卫公13年。不对,那时候我还没嫁人,应该是宋元公10年。
你看,同样是中国人,聊个天还有语言障碍,因为各国纪年方式不统一。
那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年号呢?
虽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也统一了纪年方式,但那时候也没有发明年号,人们不敢直接称“秦始皇多少年”,只能说“今上多少年”。
到了汉文帝时期,在一个江湖骗子新垣平的忽悠下,汉文帝第一次改元,那可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就是说,一个皇帝的在位时期,被分成了几段,人们在纪年的时候,就可以不用说“今上多少年”了,可以说“上元多少年”、“下元多少年”。
可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因为到了汉武帝时期,他精力太旺盛了,一个人在位54年,一共改了11次元,这回再用“上下”来区分,都很难区分了,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给每次改元取个名字,这个名字就是后来的年号,比如“元狩二年”、“元鼎三年”等等。
这个创新发明,一直被后代沿用,那些皇帝的年号,更多的是根据一些奇怪的天象来命名,而且后来还有更神奇的发明,从一般的两个字变成了3个、4个,甚至很多个字,记起来很麻烦。
到了明清以后,逐渐规定了年号的命名原则,清朝皇帝的年号一生不变,比如康熙,正因为如此,他的年号用的时间最长,而且传播最广,人们已经习惯用年号来代指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