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燕云十六州属于辽国还是北宋?北宋北伐属于收复故土还是侵犯他国

2020-10-28新闻16

燕云十六州其实无所谓归属问题,双方都是为了获取战略优势罢了。虽然石敬瑭在五代十国时期便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契丹),但石敬瑭当时只是后唐官员,他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后唐以来所有中原王朝的承认。历经乱世,归属权已经很难说清,对宋朝来说自然是收复失地,对辽国来说当然属于侵略战争。

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的归属变化,石敬瑭割让于契丹

所谓燕云十六州,主要指的便是今天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共计十六州。因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因而一直都是中原政权东北方向的重要防线,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唐朝灭亡,五代十国乱世拉开帷幕。911年,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登基称帝,史称桀燕,燕云十六州部分为其所有,直到913年桀燕被晋王李存勖所灭,燕云十六州逐归晋王所有。923年,李存勖建立后唐,并灭掉后梁,燕云十六州为后唐所有。

此后,后晋皇位传至李嗣源手中,石敬瑭因多次救过李嗣源的性命,并拥立其称帝,因而深受重用。933年,李嗣源病逝后,李从厚继位,为了瓦解地方势力,逐调任石敬瑭为镇州成德军节度使(此前为河东节度使),而让在陕西的李从珂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随即发动岐阳兵变,石敬瑭更是直接杀死李从厚的随从,李从厚被石敬瑭囚禁后随即被李从珂派人杀死。

李从珂即位之后,石敬瑭被任命为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不过,虽然石敬瑭对李从珂有拥立之功,但由于其权力过大,李从珂仍然将其视为最大的威胁,由于其经营河东地区多年,李从珂便想方设法想要将其调离。

之后李从珂和石敬瑭之间矛盾激化,李从珂改任石敬瑭为郓州节度使,并立即下诏催促石敬瑭前往郓州就任。石敬瑭于是便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耶律德光逐领兵从雁门关南下,偷袭后唐军队,大败之。

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建立后晋,继而灭掉后唐,逐依约割让燕云十六州于契丹,并称比自己还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再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

虽然割让历史较早,但割让行为并未获得中原王朝认可

从时间上来讲,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936年)显然早于宋朝建立的时间(960年),但石敬瑭当初不过是后唐的地方官员而已,他的这种割让行为并未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

后晋、后汉虽然收复燕云十六州无望,但到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便曾尝试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他打的旗号定然是收复中原故土,而不可能是侵犯他国领土。虽然最终因病未能全部收复,却也收回了瀛、莫、宁三州十七县,其中瀛、莫二州便隶属于燕云十六州,此后辽国占据的其实只有燕云十四州。

而到了北宋时期,为了重新收复燕云十六州,赵匡胤曾设置“封桩库”,意图积蓄钱财赎回燕云十六州(其实也是为北伐做准备)。《续资治通鉴·宋纪》有载,“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后晋石敬瑭)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关于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用的是“归我土地民庶”,可见宋朝还是将燕云十六州视为中原故土的。因此,对于北宋来说,出兵北伐自然是为了收复故土,拯救落入外境的百姓。

而对于辽国来说,早在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便已经被纳入自己管辖,自然算是自己的领土,后周和宋朝对燕云十六州发动进攻,自然属于侵略战争。正如《辽史》中对于“雍熙北伐”记载,“三月甲戌,于越休哥奏宋遣曹彬、崔彦进、米信由雄州道,田重进飞狐道,潘美、杨继业雁门道来侵,岐沟、涿州、固安、新城皆陷。”

注意,《辽史》中对于北宋的进攻,用的是“来侵”这个词语,可见他们早已将燕云十六州视为自己的国土,对于他们来说,宋朝的进攻自然属于侵略。

历经五代十国的乱世,辽国虽然对燕云十六州拥有主权,但由于该地区实在太过重要,中原王朝自然不会承认这一点,“中原有为之君皆以复燕云为志”,否则中原北方大门将对辽国完全敞开。而辽国则将燕云十六州作为自己南下入侵中原的桥头堡,自然也不愿轻易让出。

综上所述,燕云十六州的归属已经很难说清,双方之争不过是为了战略主动权而已。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