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电影开始传入中国,辛亥革命结束后,电影业迅速在中国普及起来,把这一小众艺术逐渐变成了大众艺术。由于当时大同尚无电力工业,所以电影这一艺术始终未能在大同普及开来,直到1925年大同才开始出现了以电影放映为主业的影剧院,当时位于司令部街的民众影剧院,是我市第一家从事电影放映的正式影剧院,据说该影剧院由大同人投资兴建,因为当时电影已成为大众喜欢的一种艺术,一些商人发现这一行业有着具大的商机,因而便相继进行电影投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影片的种类开始多了起来,中国的、美国的、日本的影片纷纷在大同出现,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日本人在大同还拍摄了反映大同城市的纪录片,片名为《云冈石窟寺》,片长三十五分钟,影片编导手法新奇,视角独特,从火车站一直拍摄到西门外,大同的街道、商贩、小吃样样具全,俨然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大同纪录片,今天看来依然感觉亲切,此片的拷贝现被我市的一家民间电影博物馆收藏。
日本侵华期间,日本人在大同投资兴建了两座专业电影院,即新民电影院和新中电影院。新民电影院在日本投降前由大同火柴公司经理范汉卿接手经营,日本投降后,二战区将其作为日伪财产予以没收,交由善后救济总署大同分会接管,改名为“社会电影院”(解放后大同电影院旧址)。新中电影院是在火神庙街的大讲堂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电影院,一九四六年后,该电影院由大同人刘某接手经营。开业后放映的第一部影片为《武松大闹狮子楼》,这所电影院在营业了两年之后因故停业,解放后回到了人民手里,成了大同人民的娱乐场所。
一九四九年五月一日,大同和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社会电影院,改名为大同电影院,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西街因城市改造而拆除。同时拆除的还有大同青年宫,从一九五二年到一九八四年,国家先后在大同兴建了五座电影院和三座剧院。一九五二年,大同煤矿投资在口泉镇建设了工人文化宫。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六年国家陆续建起人民影剧院、华大工程俱乐部、九龙电影院。一九五八年二月,位于北门外的大同剧院建成投入使用。人民影剧院因设计问题直到七十年代演出过几场电影,后还是因为安全问题而搁置。六十年代初华大俱乐部改作临时法院,一九六三年后更名为工人俱乐部,二零一一年拆除。一九八四年,国家在南门外投资建成了永泰电影院,这是我市投资建成的最后一座电影院。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电影开始逐渐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