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省赣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赣南采茶戏,俗称“茶灯戏”“灯子戏”,有“客家艺术一枝花”的美誉,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赣南采茶戏从孕育到成型,大致经历了采茶歌——茶篮灯——采茶戏三个阶段,但三个阶段又是紧相贴合,彼此重叠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采茶歌时期
自明代起,在全国经济活跃,人口增多的大气候刺激下,江南的茶叶生产逐渐走向繁荣,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茶文化”热也在民众中出现,并且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应和。如明代大剧作家,江西人汤显祖的诗中就出现了“僻坞春风唱采茶”的句子;在他的不朽之作《牡丹亭》里写到南安太守杜宝来到城郊“劝农”时,出现了一对妇人持茶叶筐边歌边上场,歌中唱道:“乘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牙…”明万历年间重修的石城县崖岭熊氏宗谱中的《熊休甫先生传》也有“每月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溪唱插秧采茶歌……”的记载,说明当时赣南的采茶歌已相当流行。
采茶歌随茶叶交易在江南广为传唱,各地叫法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首是以一年12个月为起句,唱的是茶农种茶、摘茶、做茶、品茶、卖茶的过程,由12位茶女手提茶篮表演。后来又出现从十二月唱到正月,称“倒采茶”,词同曲不同。
二、茶篮灯时期
至明末,客家地区陆续出现了姐妹摘茶、双采茶、四季采茶、送哥卖茶等多个有简单人物,扇子、茶篮为道具的歌舞小演唱。在茶叶生产形成规模后各地茶商往来频繁,出现了“开茶市”,“收茶市”的节日仪式。茶农与茶商编演了更多有关茶的节目。如瑞金的茶灯调中,有了摘茶、看茶、称茶、算茶钱、送茶的唱段。歌中有了“茶香客”、“茶香姐”的人物。在舂节期间这些节目也用于给茶家、商铺恭贺新年。为了制造热闹气氛,出行时有的举着各式花灯,有的与马灯和花鼓配合演出。马灯有二马、四马两种,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下,一边跑马一边唱马灯调,围起圆场后也会演一些简单小戏。
三、采茶戏时期
在茶篮灯的基础上,两旦一丑的模式得到进一步的确立。逐渐形成了以“三角班”为基础的采茶戏形式。它渐渐脱离灯彩只反映以茶为主要内容的局限,编演了一批反映爱情、生产、生活等视野更加开阔的小戏,如《四姐反情》《大劝夫》《卖杂货》《大哨表哥》等等。这些小戏都是由两旦一丑或一旦一丑在采茶戏的主奏乐器勾筒的正反弦和锣鼓伴奏下进行演出,采茶戏从此进入了“三角班”时期。采茶三角班形成以后,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迅速发展,至清乾隆至道光年间在赣南各地大兴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后,采茶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鼎盛时期。赣南各地陆续办起了十多个专业采茶剧团,数百名艺人得到了妥善安置。人民政府还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有专长的青年演员,配备了专职编导人员和乐手,有了专项资金、剧场和排练场地。采茶戏从此走上了城市化、正轨化、正戏化、专业化的道路。演员素质、演出水平大大提高。经加工改编的《补皮鞋》《钓蜴》《哨妹子》《老少配》陆续进京演出,得到中央领导及首都文艺界的称赞。
如今
赣南采茶戏已经走过400多年风雨历程
积累了大量具有鲜明剧种特色的宝贵艺术
我们有责任保护和支持这珍贵的民间艺术
让赣南采茶戏更好地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