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平江是中国著名的将军县,也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1927年这里曾爆发了著名的秋收起义,此后革命烈火不断在这里燃起,我党又在这里相继领导了“二月扑城”、“平江起义”。
而在战争年代,平江儿女在我党的宣传下,踊跃参军支持革命。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平江牺牲了25万多优秀儿女,而那些幸存者也大都成了军中的高级将领,建国后55年授衔时,平江籍的开国将军共有52位之多,光开国上将就有3位,不过有一位开国中将,在此后的成就比他们还要高,曾任军委副主席,他就是张震将军。
16岁参加红军的“红小鬼”
1914年,张震生于湖南平江,早年因为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被送到镇上的店铺当学徒,说是学徒,其实就是苦力,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还经常责受打骂。
1926年北伐军光复湖南后,在我党的领导下,平江掀起农民运动的高潮,张震也回乡参加了劳动童子团,还有幸当选为副团长。
1928年,彭老总在平江率领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发动了起义,这就是著名平江起义,起义后还创建了苏维埃政权,而在平江起义做出贡献的张震也被任命为新政权的宣传部部长,也算是革命干部了,不过张震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成为一名红军战士。
1930年,张震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不但加入红军,还在当年的十月成为一名党员。参军后的张震作战勇敢、表现优异,再加上他此前曾当过地方宣传部长的经历,所以很快受到重用。
他先从红一师一团的宣传队长做起,在经历苏区数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到了1936年底已经是红12团的参谋长,在山城堡战役结束后,张震被送进延安抗大进修。
新四军名将彭雪枫的搭档
抗战爆发后,张震曾任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总务科科长,负责统战工作,1938年被调往河南确山,协助彭雪枫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部队整编完毕后,彭雪枫担任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而张震是支队参谋长。
两人从1938年到1944年共同合作了六年之久,见证了游击支队的演变以及新四军实力的不断壮大,也共同经历很多难忘的战争岁月。
1942年底,日军集结重兵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冬季大“扫荡”,形势十分危急,而新四军第四师的官兵,在张震与彭雪枫的领导下,抗击进犯根据地的日伪军,掩护机关人员以及百姓的安全转移。
敌强我弱,我军不能与敌人硬拼,而彭雪枫与张震率领四师进行游击战、运动战,不时袭扰敌人,积小胜为大胜,最终粉碎日伪军的这次大“扫荡”。
两人共事多年,合作非常默契,带领第四师不断创造光辉战绩,实力也不断壮大,队伍一度发展到一万三千余人。可惜彭师长于1944年9月,在一次前线指战时被击中要害,当场牺牲。新四军失去了一位优秀将领,张震也失去了一位好搭档。
负伤八年后弹头才取出
1945年2月的一天,张震得到情报,驻扎徐州的日伪军欲进犯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他当机立断,亲自带队在祖老楼一带设伏。
待日伪军进入伏击地点后,张震一声令下,四师官兵百枪齐发,不少日伪军中弹倒下,战斗很快就白热化。
而就在张震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时,一颗流弹击中他的右肩胛骨下,顿时血流如注,但他只是叫随军军医止了血,简单包扎一下伤口,继续指挥战斗,直至战斗胜利。
此时已是抗日胜利前夕,战事频多,虽然祖老楼反扫荡取胜,但还有很多战斗需要张震的指挥,所以他一直没有去医院将弹头取出。
直到1953年8月,有一次他乘车去桥岩山视察工作,途中出了车祸,受了重伤的张震被送进医院治疗,在体检时,医生也发现了留在将军体内的弹头,就安排手术取了出来。
当时张震看着这颗在他体内待了八年多的弹头,对妻子说:“把弹头收藏好,以后留给孩子们,就作为我们家的‘传家宝’”。
几个月后,伤愈后的张震将军重归工作岗位,此后历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总参谋长,80年代还主持筹建了国防大学,并担任第一任校长,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值得一提的是,张震将军的四个儿子也都成为将军,三子还是一位上将,他们成为全军唯二的“父子上将”。
2015年9月3日,那一天正是世界反法西斯70周年大阅兵,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张震将军病逝于北京,享年101岁,他是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