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要当多大的官才算成功?苏秦6国封相,古今中外没有当这么大官的

2020-10-27新闻24

《战国策》的主编刘向说:“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纵”(刘向:《战国策书录》)。苏秦第一次出山本来是到秦国搞连横,不料秦王不买账,结果输的血本无归,他心里对秦国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于是再度出山,便放弃连横,转而到关东六国推行合纵战略,专门和秦国作对。

苏秦第一个说服的国家是燕国。他打开三寸不烂之舌忽悠燕文侯:

“天下各国,说到安乐无事,国防力量没有遭受削弱的国家,没有超过燕国的。大王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燕国之所以没有遭到入侵,是由于有赵国在南面做了燕国的屏障。因此我希望大王和赵国结成合纵联盟,天下诸侯团结一致,那么燕国就一定不会有什么外患,而能够长治久安了。”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比较弱小的国家,它的邻国赵国和齐国都比它强大,发生冲突总是燕国吃亏,燕文侯为如何保卫自己的国家伤透了脑筋,正想巴结秦国来对付赵国和齐国。苏秦这一番分析很有说服力,使燕文侯改变了主意,欣然接受了苏秦的合纵战略,同时对苏秦慷慨解囊,赞助了优厚的差旅费,还有布匹车马,送苏秦去赵国继续推行合纵战略。

赵国在今天的山西、河北南部,地处战国七雄中间,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地位十分重要,是各国都要争取的国家。苏秦想让赵国担任合纵联盟的盟主,因此赵国是他重点争取的国家。

苏秦精通揣摩之术,自然知道赵王最关注的是什么。于是直接切入要害:

“当今东方各国,没有比赵国更强大的了。天下诸侯,秦国最感到棘手的的莫过于赵国,但秦国却始终不敢出兵侵略赵国,这是为什么?就是由于秦国担心他一旦侵略赵国,韩国和魏国会偷袭他的后方。这样看来,韩国和魏国实在是赵国的南方屏障。但秦国侵略韩国和魏国却容易得多,因为韩国、魏国和秦国之间没有高山大河的阻隔,秦国可以长驱直入,很快逼近他们的首都。韩国和魏国抵挡不住秦国的侵略,只有向秦国称臣,加入连横的阵营。这样赵国就失去了韩国和魏国这两个南方的屏障,秦国的入侵也就指日可待了。这是臣下最为大王担忧的。”

苏秦接着痛切地抨击连横屈服于秦的祸国:“臣下曾经查看天下诸侯的地图。诸侯的土地相当于秦国的五倍,诸侯的军队大约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团结一致,落实合纵战略,向西进攻秦国,秦国必败无疑。但如今的形势却是各国都被秦国打败,纷纷面朝西方伺候秦国。这全是连横惹的祸。打败敌人和被敌人打败,让别人伺候自己和自己去伺候别人,能够同日而语吗?况且秦国是贪得无厌的虎狼之国,不灭掉六国决不罢休啊!”

连横事秦的可怕后果已经交代的清清楚楚,苏秦已经通过自己的高屋建瓴的分析,逼着赵王只能选择合纵战略。

水到渠成,苏秦郑重地向赵王提出了联合东方六国对抗秦国的合纵战略:“为了提高大王的威望,为了赵国能够富国强兵,我愿为大王建议,联合韩国和魏国,再加上齐国、楚国、燕国,六国结成合纵联盟,共同对抗强秦。请通报天下各国文武大臣,都到洹水河畔开会,交换人质,举行仪式,杀白马而盟誓。

苏秦合纵战略的具体部署是(图说):如果秦国攻打楚国,齐国、魏国就派出精锐部队援助楚国,韩国切断秦军的粮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袭击秦国本土,燕国则固守常山之北,以防止秦国的侵扰。

如果秦国进攻韩国、魏国,那么楚国就切断秦兵的后路,齐国派出精锐部队支援韩国和魏国,赵国渡过黄河、漳水袭击秦国本土,燕国死守云中防止秦国侵扰。

如果秦国进攻齐国,那么楚国就切断秦兵的后路,韩国固守成皋,魏国封锁午道,赵国仍旧渡过黄河、漳水,兵出博关,奔袭秦国本土,燕国派出精锐部队支援齐国。

如果秦国进攻燕国,那么赵军固守常山,楚军进驻武关,齐军由渤海渡过黄河进逼秦军,韩国魏国派出精锐部队支援燕国。

如果秦国进攻赵国,那么韩国就要固守宜阳,楚军驻扎武关,魏军驻扎河外,齐军渡过清河,燕国派出精锐部队支援赵国。

总的原则就是东方六国互相呵护,皆有照应。其中一个国家遭到秦国侵略,其他国家就根据自己的区位和实力出兵帮助这个国家抵抗侵略。如果诸侯有谁率先背弃盟约,那么其他五国就共同讨伐它。六国合纵结盟共同对抗秦国,秦国就一定不敢出兵函谷关危害六国。

最后,苏秦向赵王斩钉截铁地保证:“如果照我说的做,大王的霸业就可以顺利完成。”

苏秦这番部署真的是吞吐风云,睥睨天下,高屋建瓴,气势如虹。后来张良、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气概不过如此。

赵肃侯对苏秦这一番酣畅淋漓的分析、论证、预测、部署,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答应做合纵的盟主。

深通揣摩之术的苏秦,牢牢地抓住各国君主的共同心理:想要保住自己的国家从而永享尊荣富贵。他还特别注意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注意弱国和强国的不同心理,同中有异,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例如韩国在战国七雄中和燕国一样,也是比较弱小的国家。它的领土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况且紧邻秦国,秦国早就对他虎视眈眈。韩国一直对秦国低三下四,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苏秦来到韩国,见到韩宣王,首先指出韩国的优势,给韩王打气,让他树立保家卫国的信心:

“天下的强弓硬弩都产自韩国,韩国出产的利剑更是天下闻名。以韩国战士的勇敢,披坚甲,佩利剑,一人当百,不在话下。”

同时又指出对秦国一味忍让的后果:“大王如果对秦国俯首称臣,秦国一定要你献出成皋、宜阳这两个重镇,您如果答应秦国的割地要求,他明年一定又会提出新的割地要求。您给吧无法再给,不给吗?前面给的都白给了,秦国又会祸害韩国。您的土地有割尽的时候,秦国的贪欲却没有满足的时候。用有限的土地来满足无限的贪欲,这等于是自己在购买怨恨和祸殃,还没有进行战斗土地就被人轻易割走,还有比这更可耻的丧权辱国吗?俗话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宁坐鸡头,不当牛屁股。现在大王要拱手向西称臣,低三下四地伺候秦国,这和做牛屁股有什么不同呢?凭大王的贤明,又拥有强大的韩国军队,却落得一个牛屁股的名声,臣下私下里真的为大王感到羞愧。”

苏秦这里又用上了激将法。韩王被苏秦这么一激,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地表态:“寡人就是死于非命,也绝不向秦国俯首称臣。感谢您传达赵王的主张,为我谋划合纵战略,我愿倾尽全国之力跟随您。”

对于韩国这样的弱国,苏秦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是激发国君的爱国斗志,而对于楚国这样的强国,苏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则是唤起国君的优越感、自豪感。

苏秦见到楚威王,首先给楚国戴高帽子:“天下人都知道,在诸侯当中,秦国最害怕的是楚国。从地缘政治来看,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楚国和秦国可谓势不两立。因此我替大王考虑,您最好的办法是联合诸侯来孤立秦国。如果不推行这种合纵战略,秦国一定会派出两支军队攻打楚国。一支从武关出发,一直从黔中南下。这样一来,楚国的国都危险了。”

楚王听了苏秦连捧带吓的一番话,既害怕又受用,积极响应苏秦的建议,率领楚国加入了合纵联盟。

楚国是苏秦推行合纵战略的最后一站。动员楚国成功,苏秦就完成了六国合纵的战略部署。

合纵成功,苏秦被推举为协约长,并且兼任六国丞相,也就是兼任六国总理和六国联军总司令。古今中外官还没有当这么大的。

#秦朝#战国七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