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10月27日电 (朱虹)今日,四川省2020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暨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雅安芦山县大川河举行。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绿色资源大省,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省内有鱼类230余种,其中长江上游特鱼类80余种,主要经济鱼类10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0种,四川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45种,是全国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长江重要的鱼类种质资源基因库。
“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长江生态资源和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采取了强化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经营利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运输、经营、驯养水生野生动物的行为,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我省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资源。”四川省水产局局长何强在现场谈到,举行此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既是向公众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也将对恢复川陕哲罗鲑等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种群起到积极作用。
据四川省农科院水产所所长杜军介绍,川陕哲罗鲑,属于长江上游特有的大型鲑科鱼类,并且也是青藏高原地区唯一的大型土著鲑科鱼类,具有很高的科研、生态和经济价值。历史上,岷江上游和大渡河水系是川陕哲罗鲑主要集中分布区。
“由于多种原因,川陕哲罗鲑分布区域和资源量较上世纪明显减少。”杜军介绍称,自2008年开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开展川陕哲罗鲑调查和驯养繁殖研究,2009年初已开始摸索野生川陕哲罗鲑的人工驯养技术,目前已初步掌握川陕哲罗鲑的驯养技术;同时,从2014年开始着手研究川陕哲罗鲑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经过多年的工作开展和经验总结,从2016年起,已连续4年获得了川陕哲罗鲑人工繁殖的成功。 “四川所通过不断试验和探究,现已基本掌握苗种的培育方法,目前川陕哲罗鲑子一代最大个体大于500g,子一代存活数量大于3000尾。”
记者了解到,此次增殖放流是四川省农科院水产所在2016年、2017年尝试性地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后,第三次举行增殖放流活动。“在川陕哲罗鲑历史分布区域雅安再次放流了川陕哲罗鲑子一代,是希望帮助恢复川陕哲罗鲑种群。”杜军坦言,增殖放流只是野外种群保护的第一步,接下来还需加强后期监管保护和跟踪监测,达到恢复川陕哲罗鲑多区域自然种群的目标,“研究所预计2023年-2024年即可成功繁育出子二代。为促进自然种群恢复,我们还将在川陕哲罗鲑曾经分布的其他区域开展人工增殖放流。”
活动现场,主办方发放了宣传资料,并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主要是放流了国家2级保护动物川陕哲罗鲑和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希望通过进一步宣传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来提高公众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