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打工人”进入《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备选,它是普通劳动者的自我解压

2020-10-27新闻22

摘要:今天又是被“打工人”刷屏的一天。

一夜之间,“打工人”这个梗火了。它似乎带点自嘲的意味,各式各样的上班族在这个词中找到了一份巧妙的身份认同。围绕“打工人”,已经衍生出一波充满“鸡汤”感的自我开解的话语——

网友自制的打工人表情包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打工人。”

“打工累吗?累。但我不能哭,因为骑电动车的时候擦眼泪不安全。”

“拿起砖头我就无法拥抱你,放下砖头我就无法养活你。我选择拿起砖头,早安,打工人!”

今天又是被“打工人”刷屏的一天。在语言的漩涡中,“打工人”取代了“社畜”,成为一时之间风头无限的流行词。如何看待“打工人”在当下的火爆?

对苦闷的象征性排解

“‘打工人’已经进入年度‘十大流行语’的备选名单。”《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透露。在每年年底,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是这份杂志多年来的保留项目。

豆瓣“打工人”小组里,许多“打工人”抱怨着近期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扰。刚刚入职的新人不适应公司环境,偷偷去厕所哭完,继续鼓励自己坚持;有人定了七八个闹钟,从5点多到7点,在赖床和起床工作间反复挣扎。

在黄安靖看来,“打工人”这个词语的诞生,实际上与后疫情时代的特殊背景有关。“疫情袭卷全球,任何人都未能幸免。几乎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奋斗、自己的汗水,才能‘渡难解困’。这是唯一的方式。不管是蓝领还是白领,不管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民众,‘打工’是绝大多数人生存于社会的手段。这是这个词流行的原因。”

“和‘打工人’一起出现的还有‘早安’‘晚安’,从造词结构上,也许是化用了五月天的《晚安地球人》。”诗人、导演秦晓宇的朋友圈同样被“打工人”刷屏了,他认为“打工人”不像“社畜”等网络流行语带有相对粗鄙化的感觉,它带有一些自嘲,也有带有自我认同和自我鼓励。

黄安靖认为,“打工人”一词在全社会流行并被接受,反映了人们在身份上的集体认同。“打工人”是人们走出疫情、迎接后疫情时代过程中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在语言层面的投影。

“它既是苦闷的象征,也带有对苦闷的象征性排解。”秦晓宇也认为,“打工人”的流行和后疫情时代是有关联的。

“打工人”段子与“工人诗歌”

“坐地铁过安检的时候检测仪一直响,安检的姐姐让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检查过了还是一直响,然后她问我干什么的,我说我打工的,她说好家伙,难怪检测出了钢铁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

这个有关“打工人”的代表性段子,令人想起纪录片《我的诗篇》中,富士康流水线工人许立志的诗。他在《一颗螺丝掉在地上》中写着:“一颗螺丝掉在地上/在这个加班的夜晚/垂直降落/轻轻一响/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打工人”的段子是在模仿“工人诗歌”吗?秦晓宇曾拍摄纪录片《我的诗篇》《炸裂志》,关注打工诗人群体。在《炸裂志》里,矿工诗人陈年喜说,得知亲人的病情,感觉自己像要炸裂一样,“写一点诗歌,也能传达一些我们对生命,对生活的一些想法”。秦晓宇认为,当下的“打工人”段子是白领对自己现实处境的表达和调侃,如“钢铁般的意志”等网络段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但对于许立志、陈年喜们来说,“螺丝钉”那种艰苦是他们真实工作处境的写照。

秦晓宇打算做工人诗歌纪录片“三部曲”。《我的诗篇》是首部从诗歌角度深入表现中国3.1亿工人斑斓命运的纪录电影,曾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做《炸裂志》时,是因为观察到当下“打工者文化”或“新工人文化”的崛起,他们不只有诗歌,还有音乐作品,有打工春晚、大地民谣等,开辟了自己的文化空间。“这些是重要的文化现象,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历史脉络。但对于当下的‘打工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时流行的文化现象,如果其中能有更持久深刻的东西,同样值得用电影的方式去深入探索。”

“打工人”流行是好事情

前一阵《脱口秀大会》火爆,杨笠、李雪琴等脱口秀演员的段子在各个社交媒体刷屏,引发话题和热议,这也许和“打工人”梗的流行有某种文化上的共通之处。

“‘打工人’编段子和打工人写诗有点相似,都是对自己生活中苦闷的表达,以及象征性的化解,但不同之处在于文学性的区别。”秦晓宇认为,段子本身带有一种戏谑和排解的意味,更轻,更具娱乐性;而诗有时是苦难的承载。

在秦晓宇看来,创作或转发“打工人”的段子、表情包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慰藉。“当你用段子的方式处理苦闷,就已经是一种勇气了。而文艺有文艺要做的事情,比如解释真实、洞察时代的精神等等。在这个时代,年轻人可以看看杰克·伦敦和海明威的作品,为自己找到一种强者的榜样。”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人把这个词解释得太消极了,这不符合事实。”黄安靖说,在当下去理解这个词汇,“打工”就相当于“劳动”“奋斗”“工作”,“‘打工人’就是通过劳动、用自己的奋斗去突破生活困境、释放生活压力、解除生活焦虑的人。所以,‘大家都是打工人’。”在他看来,“打工人”的流行,反映人们的职业精神在提高,社会的职业化程度在提升,社会越来越成熟。

“‘打工人’一词的流行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包含了对普通劳动者处境的表达。无论文艺还是段子,以前这样的表达远远不够。”秦晓宇认为,幽默感和自嘲的能力,是内心强大的标志,在后疫情时代尤其需要提高对苦闷的自我承受和化解能力。“段子只是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坚韧和积极地面对生活。我喜欢劳动的感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诗意创造人的特别本性。我也是一个纪录片领域的打工人。”

#新冠肺炎_社会#安检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