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辉、汪伟秋10月27日报道:近年来,上海老百姓一定会发现,电竞一词突然在生活中频繁出现。尤其在今年10月,上海进入了为期一个月的202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时间。
当这个新生事物突然来到身边,作为老百姓应该如何面对。它究竟和传统体育有何差别。它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为此,记者26日采访到上海体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戴焱淼。
长期从事电子竞技研究的他告诉记者,S10这次在上海如期举办,它是对中国抗疫成果、上海城市运行和电竞产业基础的认可。面对“圈内人很嗨、圈外人看不懂” 电竞这个新生事物,他觉得,老百姓第一要包容它,第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去面对。
以下为问答实录
问:S10、S11都在上海举行,尤其在疫情下,会带来哪些可能性变化?
答:S10这次在上海举办,它是对中国的抗疫成果、上海城市运行一个非常集中的反映。可以说,这是全球目前为止唯一能够正常举办的真正的国际型的大的体育赛事。这也是对上海的电竞产业基础的认可。
电竞的核心是赛事,赛事的核心是顶级赛事,全球的顶级赛事就那么几个。如果它们能够长期的或者说一段时期内在上海运行,有上海烙印,这就是上海对整个电竞产业的巨大贡献。
所以说电竞产业和上海这座城市在文化产业的整个的相互交织也好,互相扶持也好,互相作用也好。电竞目前可能更多程度是一种文化的带动力,所谓的活力体现,带来城市形象的一些革新。
问:当下电竞行业处于什么阶段?
答:从2016年开始,中国新一轮的扶持政策大面积出台。 目前电竞产业还处在一个政策红利期。当下,电竞产业在上海生根发芽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而且在全国、全球来说也走在前列,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又因为电竞行业一直处在变动中,就考验着上海打造全球电竞之都过程中的智慧,以及资源调动能力,和城市包容性等等。 电竞之都的建设是整个产业平台的建设,它是整个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建设,它整个群体文化消费的建设。
我要建议的话,觉得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团结相对多数人的组织去推动它健康发展。
资料图
问:那电竞与传统体育有何差别和借鉴?
答:我觉得,目前电竞在还借鉴传统体育的东西。比如说NBA有一套很好的运转体系,现在几个大的电竞品类都在借鉴它。像联盟制、席位置,甚至城市主场,这些都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转过来的一些体育经验。
当然还有一些是很难转过来的。比如说足球也好,篮球也好,哪怕赛车也好,它的科学的训练体系,稳定的人才培养以及他技能的输出。因为整套体系是稳定的,人才培养的体系,科学训练的体系,赛事的体系都是相对稳定的。但电竞是相对不稳定的,它还在摸索的过程中。
资料图
问:那普通老百姓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电竞?它会给生活带来什么?
答:普通老百姓一定会突然发现,这几年整个上海的电竞氛围越来越浓。电竞这一个词语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高。
那大家应该怎样去看待这个现象?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对新事物包容,或者用迎接这个词更贴切。 上海对新事物一直是海纳百川、包容的态度,电竞在上海一直靠前发展、产业集聚优势明显、文化氛围最好。
能对我们的生活它能带来什么?我觉得要具体到特殊人群的话,除了老年人外,中年人更关心的是我的下一代,孩子们跟电竞的关系,尤其是未成年人。
我觉得这一点上,上海还是一直很重视的。比如上海推出的电竞20条,主要还是在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不能说彻底解决,但大家也很重视。
我也觉得游戏端的未成年保护是不是有更多的方法,比如用人脸识别甚至ai等更高科技的手段,去建立起一个保护机制。我觉得一定要推,而且必须持之以恒地推行。
年轻人群体会享受它,因为它是一种流行交流方式。我觉得,年轻人你去拥抱它没有问题,但还是那句话,他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跟你看NBA、看足球、看S10,应该是一个排列组合,是一个大盘子里的各种选项,而不是说唯一的选项。只不过相对传统体育,它只是个新事物,它更加受关注。
对于大众、或者舆论来说,我觉得电竞职业化的这种宣传要更加明显,职业化就是趋向金字塔尖,它跟我们普通玩家玩游戏,并不是完全画等号。也许大众目前会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发展过程,慢慢的大众认知有新的变化,这个产业才能够更加健康。
所以说对于老百姓来讲,我觉得第一要接受它,第二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看待它。
问:说起电竞好像只属于年轻人。电竞进一步发展,需不需要破圈?如何破圈?
答:整体而言,电竞就是个圈层文化。它是互联网以及当代文化中最有代表的一个圈层文化。
换句话说,就是圈外人是看不懂,圈内人很嗨。
要不要破圈,我觉得要一分为二去看。首先要肯定电竞圈层的带动力和凝聚力,它把一群人集合起来,为之疯狂为之呐喊。这一点就说明它的文化产品文化功能是很强的。另外也要看圈外的人是不是要进这个圈。或者说,你进去之后也看不懂。
所以说,电竞产业未来是分布式发展。我觉得,不用去急于分辨自己在不在这个圈里面,看不懂比赛很着急,我觉得也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