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奉献给长路,把敬畏放进心中,将自己锻造成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在宿迁交通运输系统工作20年,其中在农路办工作15年。20年来,他把奉献当作责任,把实干当作追求,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市局和中心领导支持关心下,带领一班农路人共同努力构筑起一个城乡贯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他先后被评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个人、市农村公路纪检监察巡查先进个人、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先进个人,全省公路系统先进个人,全省交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被市交通运输局评为“最美交通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并被市政府嘉奖三等功一次。他就是宿迁市公路发展中心农路科长、市局农路办负责人曹源。
曹源出生于1976年,毕业于江苏理工大学,1999年7月从事交通工作,他先后在局机关和基层公路站历练过,不知不觉间走过人生最美好的20年,他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不断地实现着属于自已事业那份光荣与梦想。
2006年,曹源到市农路办工作的时候,迎头就赶上了全市农路大建设高峰期,连续几年每年农路开工建设的里程都在一千五六百公里。不仅如此,在解决了农村公路“有没有”问题后,2008年-2010年,宿迁迎来新改建农村客运通达线路和镇村公交线路的高峰期。这个好时候,曹源赶上了。2013年,全市农村公路启动“提档升级”工程,解决农路“好不好”的问题。这个好时候,曹源赶上了。2016年开始,宿迁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农村公路向“优而美”这个新阶段“转型升级”。这个好时候,曹源又赶上了。
面对接踵而来的农路建设好时候,曹源能做的只有奉献,能付出的只有汗水。刚到市农路办的时候,曹源带几个人负责巡查泗阳、沭阳、宿豫几个县区总里程达几百公里的农路建设现场。每天,他五六点钟就出发赶往农路建设现场——因为农路建设施工早,曹源想在施工单位刚开工的时候就赶到第一个巡查现场;中午,在路边随便找个小饭店解决午饭问题后,继续巡查——很多施工单位中午是不休息的;晚上,到家就是10来点钟了。夏天天黑得迟,很多农路建设施工单位“加班”,他得等人家收工了才能往回赶。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每天就是赶路,然后现场检查施工质量、检查施工进度、检查内页资料、检查施工程序,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当时我们下去巡查还是有小车坐的,但是路不好走,很多路坑坑洼洼,还都是土路或者砂礓路。施工现场更进不去,老远就要下来走着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曹源对那一段时间的最深刻印象。而一次调研中,一位村干部无意中说了一句话:“孩子们最怕下雨,因为一下雨,路上满是稀泥,自行车只能推着,6公里路要走两个多小时。”作为一名农路人,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曹源的心。农路虽小重千斤。从此,曹源更能吃苦了。白天,带领同事奔波在施工一线,督促加快工程进度;晚上,他挑灯夜战,分析总结问题,研究安排第二天或者下一阶段的工作。饿了就吃几块饼干垫垫,实在太晚了,就干脆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路建到哪里,哪里就留下曹源的足迹。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2007年,宿迁顺利解决了县通乡、乡通乡、乡通村公路等级化问题。2013年宿迁启动对全市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时候,曹源刚刚成为市局农路办副主任、主持工作不久。
资金,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工程建设最重要的保障。“宿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底子薄、历史欠账多,争取省级资金补助是关键中的关键”,曹源是跑省里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总负责人。年底、年初的时候,他每个星期都要往省里相关部门跑,磨破了嘴皮子,只为尽可能多地将地方农路建设计划纳入“省盘子”。 十三五期间,在省级下达既定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协调多争取额外道路计划350公里、桥梁计划120座,共计为宿迁市争取省级补助资金2.5亿元,为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目标提前完成争取了资金支持。
农路建设,规划先行。曹源担负起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重任,对各县区报来的农路规划一个个进行反复调整、优化。带领团队研究编制了《宿迁市县道公路网规划》《宿迁市乡、村道公路网规划》《宿迁市集中扶贫片区农村公路路网提升发展规划》《 “生态宿迁、农路畅行”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主持起草了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宿迁的农村公路建设一直遵循各种规划和计划的既定目标迈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这些年来,曹源先后拟定了10多个管理考核办法,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程序、招标管理、计划执行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管理。对工程质量共性问题,他牵头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集中分析问题后,编制了《宿迁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通病手册》。针对各县区农路建设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的现状,他组织举办多期培训班,一点一点帮助基层管理人员提高公路管理水平。2013——2016年,在完成477座农桥、3000多公里农路的提档升级的同时,全市农村公路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一举扭转了全市农路质量管理落后的局面。
创新,是引领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多年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曹源根据宿迁工作实际和发展需求,牵头组织开展《自发光设备在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中的应用与推广》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就地粒石化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应用研究》系列课题研究,其中,自发光课题取得国家发明专利,被省交通厅列入省级研究课题。积极推广开展新技术新工艺试点应用工作,采用农路安全自发光标志、路面轻微病害快速修补、自粘贴缝带等试点及推广工作。
路宽了,车也就多了、快了,安全又成为曹源挂心事。 随着大量农村公路的建成,路越修越宽,车越来越多,农村道路上的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2015年,他组织研究制定了《宿迁市农村公路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制定了农村公路安全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宿迁市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项目库(2015-2020年)》,每年开展动态排查,坚持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建设与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试点工程。2018年,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蔡乡迎来了全省第一条“反光自发光”新技术农路,节约高效地解决了夜间照明问题,降低了夜间交通事故率。随后,这一新技术逐渐在全市农村的危险路段“上岗”。主持编制完成《宿迁市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导则》,全面规范全市统一标准实施。 “十三五”期间,全市投资7.4亿元实施县道养护大中修工程60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169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
如今,“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在宿迁乡村正在变成现实。顺畅的农村路网,让农村群众的心顺了,财路通了。15年,曹源亲眼目睹了宿迁农路从原来的基础保障一路“追赶”到现在的引领、支撑,也亲手助推着宿迁农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2019年底,宿迁市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达100%,提前一年完成省定宿迁市2020年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的任务目标,全市三县两区全部创建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面提升和优化了全市农村公路网络水平,支撑和引领了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目前,全市正按照既定规划设计,根据自然地理、产业、历史人文景观等特点,结合生态经济示范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公路、产业致富路、文化特色路、景观样板路、科技创新路等,形成特色示范路“一路一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宿迁特色的“生态宿迁、农路畅行”品牌。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宿迁市政府成立了新冠病毒防疫农村工作组,工作组需要抽调卫生、公安、应急管理、交通、农委等单位熟悉农村公路的同志,曹源主动请战到一线。1月29日上午,市领导组织召开农村工作组动员部署会,曹源从当天下午就开始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了,在农村组负责防控管理文件起草、县区防控组织、农村防控卡点布控、防疫物质调配、经营场所督查、群众宣传、农业企业运转、农资运输、包括企业复工复产、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方面,他都主动担纲,同时主动要求到防控最前面,负责农村公路卡口防控点的督查和指导工作,由于长期从事农村公路工作,对农村道路比较熟悉,白天他在农村防控点卡口一个不落的跑,按照“一段三不断”和“三不一优先”要求,检查卡口是否设置到位、值班人员配备是否到位、检查登记是否齐全、特别是农村地区与外省、市交界的卡口更是防范的重点,确保应急物资交通通畅。很多时候,也需要疑似病例近距离接触,以便掌握最真实情况,下午6点回工作组整理汇总材料,晚七点半召开碰头会议,根据上级新的文件精神和每天督查掌握的农村防疫工作情况安排第二天的工作,采取”四不两直”的工作方式深入基层和一线,由于没有饭店开门,中午都是泡面解决午饭,从1月29日一直到2月19日,每天如此。一直奔波奋战在第一线,没有防护衣、没有防护眼罩,为了家人安全考虑,他独自一人居住一周,虽然身体很累,却感觉充实。
曹源说:“每一条农路都是有生命的,都需要我们精心去呵护。把农路应该修在最需要的地方,不光要站在交通出行这一角度来考虑,而要从全市大局出发进行规划,让“农路+电商”“农路+乡村旅游”“农路+文明生态”“农路+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出农路的各种附加功能,服务全市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项目建设等等,对此,我们还有好多好多的事要去一步步地完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党的利益、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他肩上担子很重、压力很大,但他从来没有向组织谈任何条件和报酬,没有向组织抱怨过,也没有懈怠过,更没有因此降低过工作要求和标准,时时处处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政治本色。他认为,共产党员要讲党性、讲原则,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条条崭新的富民路、脱贫路、产业路、民心路在快速延伸,铺下的是路,树起的是碑,连接的民心,绽放的是笑脸。如今,曹源的脚步未曾有丝毫停歇,因为,他的一直践行“使命必达”。(周康英 陆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