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医学影像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2020-10-27新闻20

1901年瑞典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琴

威廉·康拉德·伦琴

德国物理学家,1895年(乙未年)1月5日,他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俗称X光)。他因发现X光,于19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世界上第一位获这特殊荣耀的人。这种光有非常强的穿透力,为了表明这是一种新的射线,伦琴采用表示未知数的X将其命名为X射线。

195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布尔赫和珀塞尔

布尔赫(Felix Bloch 1905.10.25-1983.9.10)

1946年发现核磁共振现象,1952年和珀塞尔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

1905年10月23日布尔赫出生于瑞士的苏黎士州,1924年考入苏黎士大学学习工程学,后转为物理学研究。

1928年布尔赫的一篇关于量子力学的论文发表,引起物理界的关注,同时获得了Leipzig大学博士学位。1939年布尔赫利用回旋加速器发现了中子在何种环境下会产生磁性。1934年布尔赫离开德国,进入美国史丹佛大学继续他的物理学研究,并进一步认识了核子磁性的问题,1946年布尔赫和珀塞尔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1948年他做的几例试验更加验证了他的理论。1954年布尔赫又发现了磁体的超导现象。

1961年布尔赫获得了史丹佛大学荣誉院长的称号,1983年9月10日布尔赫走完了他的一生,终年78岁。

爱德华.珀塞尔(Edward Mills Purcell 1912.8.30—1997.3.7)

1946年爱德华.珀塞尔发现核磁共振现象,1952年和布尔赫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 爱德华.珀塞尔1912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Taylorville ,伊利诺州。1929年他进入普渡大学深造,1933年毕业。那时他已经对物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K. Lark-Horovitz教授发现了他的一些天赋,破例允许他以学生的身份参加电子绕射的实验研究。

1934年,在哈佛大学担任讲师并在1938年获得Ph.D学位。两年之后他参加了麻萨诸塞州学会的放射实验室从事微波雷达的军事研究,由于工作出色珀塞尔成为该放射实验室的领导人。

1946年,珀塞尔和布尔赫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1949年他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并继续从事核子磁性领域的研究如:相关分子的结构问题,原子的常数测量 , 和核子的磁性行为等,并做出了巨大贡献。珀塞尔和布尔赫因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于195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珀塞尔是美国物理学会及国家科学院的成员,于 1997年3月7日去世,终年85岁。

1956年瑞典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福斯曼、库南德和里查兹

维尔纳.福斯曼(Werner Forssman 1904.8.29――1979.6.1)

1956年瑞典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金授予了德国医生维尔纳·福斯曼、美国医生安德烈·弗雷德里克·库南德和小狄金森·武德茹夫·里查兹,以表彰他们对心脏导管术的创始和发展及对循环系统病理变化研究的贡献。

1904年8月29日,福斯曼出生在德国柏林,1922年10月,18岁的福斯曼考入柏林大学医学院。

1928年,福斯曼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国家考试,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受聘于柏林一家医院,当一名住院医生。当时,心脏病是所有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为寻求一种新的有效方法来治疗心脏病,1929年福斯曼尝试切开肘窝静脉,将一根细长的管子导入自己的心脏,以观察心脏各腔室内压力的变化及心脏排血功能的情况,并冒着生命危险,带着插入心脏的导管,到放射科请人替他拍了一张X光片。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心脏导管的X光照片,从此也开创了介入放射治疗技术。

福斯曼医生于1970年退休,1979年6月1日在西德朔普海姆逝世,终年七十五岁。

安德烈·弗雷德里克·库南德(1895年9月24日-1988年2月19日)

法国医生和生理学家。库南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同W·理查兹共同进行人体呼吸生理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慢性肺疾病方面。1940年他们首先将福斯曼的心导管术应用于人体,即通过心导管术测定心脏各部位的血源量及压力。他们还采用心导管术和心血管造影术判定心脏功能和心脏病的本质及其程度,阐明了心肺之间不可分开的密切关系及其功能。这一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心脏生理学及心脏外科学的发展。1979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科马克和豪斯菲尔德

科马克,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科马克认为要改进放射治疗的程序设计,应把人体构造和组成特征用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切面图像表现出来。他运用多种材料、多种形状的物体直至人体模型作实验,同时进行理论计算。经过近10年的努力,他终于解决了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理论问题,于1963 年首先建议用X射线扫描进行图像重建,并提出了精确的数学推算方法。科马克虽然没有最终发明这项技术,但他为这项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豪斯菲尔德(N.Housfield)

英国科学家。1919年生于英国纽瓦克,他曾就于吉尔德学院。1939年至1946年,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在皇家空军雷达学校任教。战后,豪斯菲尔德进入伦敦法拉第豪斯学院。1981年被授勋为爵士。由于发明了CT扫描仪,豪斯菲尔德和科马克共同获得了1979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他于1975年和1976年还分别获得巴塞尔大学、伦敦大学等校授予的名誉医学博士学位、名誉理科博士学位和名誉工程学博士学位。1976年,他成为英国皇家内科医师学会和外科医师学会的荣誉会员。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劳特布尔和曼斯菲尔德

保罗-劳特布尔

劳特布尔1929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小城悉尼,1951年获凯斯理工学院理学士,1962年获费城匹兹堡大学化学博士。1963年1984年间,劳特布尔作为化学和放射学系教授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在此期间,他致力于核磁共振光谱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劳特布尔还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推广应用到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领域。1985年至今,他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医学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他们的成就是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

彼得-曼斯菲尔德

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19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59年 获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理学士,1962年获伦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2年到1964年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物理系助理研究员,1964年到英国诺丁汉大学物理系担任讲师,现为该大学物理系教授。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他们的成就是医学诊断和研究领域的重大成果(生物谷Bioon.com)

#科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