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桐城全力推动口罩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0-10-27新闻5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桐城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各级关于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持续开展了口罩等防疫物资的专项整治和质量提升工作,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实现了口罩行业高质量发展。

省、安庆市市场局领导专家来桐举办质量提升培训会图

专项整治保质量

桐城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好口罩生产经营专项整治工作,印发《桐城市关于及时查处和从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方案》,对口罩生产企业开展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实行政府管控,重点做好对假冒伪劣、哄抬物价、无照经营、倒买倒卖等违法行为的整治工作。坚持“五个一律”:产品抽检不合格的一律停产、不合格产品一律收缴、行政违法一律顶格处罚、非法生产经营一律取缔、涉嫌犯罪的一律依法从严追究刑事责任。做到“五个不放过”:对摸底核查不到位的不放过、对假冒伪劣口罩成品及辅材源头和流向查不清的不放过、对执法人员有案不查的不放过、对涉刑案件不按规定移送等失职渎职行为不放过、对参与制假售假的公职人员不放过。

各镇街对辖区口罩生产主体加强清查摸底,做到不漏一个村民组、不漏一户,清仓见底。共摸排并实地核查口罩生产经营企业1400户、原辅材料企业110余户,做到日清日报。抽调公安、市场、辖区政府等150余人,在桐怀潜交界处设立四个检查站,实施“出入证制度”,24小时双向通行检查。实行定点检查站和机动巡查队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监督检查相融合,共查扣口罩273490只。专项整治以来,现场检查企业4200户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210份,关停无照经营14户,注销口罩相关企业13户,督促7户企业现场撤除设备。开展全覆盖产品质量专项抽查,共抽查652组。2月中旬以来,市场监管局共立案查处无照经营、冒用认证标志、商标侵权、质量不合格等口罩案件307件,移送涉刑案件13起;公安机关破获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件5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查扣、没收假冒伪劣口罩101.76万只,从严从重从快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截至10月17日,市场监管局共受理口罩等防护用品投诉1187件,均及时办结。法院及时受理审理设备纠纷案件,有效维护了生产经营秩序和社会稳定。

聚焦服务促发展

该市着力优化为企服务,围绕标准宣贯与实施、规范产品标签标识、出口认证等方面,多次邀请专家到桐城举办培训班,全面提升口罩产品质量。聘请质量管理专家深入现场把脉问诊,针对55管理、安全标准、过程管控、质量检验等方面提出精准性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指导企业购置包括安庆市首台进口的8130A尖端过滤效率测定仪在内的各类检验设备120台(套),实现了关键指标的自检能力。

该市还着力搭建技术平台,在疫情期间,国家高分子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桐城)快速响应,针对防护口罩、日常防护型口罩、熔喷布等产品进行扩项,并为口罩等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减免检测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该市全力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参与普通防护口罩团体标准的制定,建立检验实验室,免费向成员单位提供服务,聘请行业专家组建专家组,开展行业技术指导,引导企业从“低价式、数量式”向“品牌化、差异化”转型。

目前,桐城市口罩产品抽检合格率由疫情初期的55.2%上升到77.7%,其中国抽合格率达89%。全市9家企业获批13张防护用品医疗器械注册证、21家企业28个产品进入了商务部的白名单,其中,安徽惠友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医用防护口罩填补了省内空白。

疫情防控期间,桐城市累计向省、安庆市、 本级三级指挥部等提供口罩738.63万只;供应居民由镇街代购、药店代销和企业复工复产口罩共116万只;支援湖北等地半成品口罩2000万只;向中国红十字会等组织无偿捐献口罩70余万只。1-9月份,全市共生产口罩200亿只,产值近百亿,上缴税收3.01亿元。

下一步,桐城市将抢抓机遇,全力推动健康防护用品提档升级。目前,投资10亿元的青草镇安全健康防护用品智能制造产业园已于8月份正式开工,该产业园拟建设全自动口罩生产线200条、全自动防护服生产线3条、非制造布生产线8条、全自动纸尿裤生产线2条、全自动耳带生产线5条、全自动包装机6条、全自动医生帽生产线1条,以及呼吸阀、鼻梁架、海绵条等相关辅料,实现全产业链闭环运营。预计2023年完工,达产后年产值5亿元,上缴税费3000万元,将带动上下游相关服务企业约100家,直接吸纳就业人口约1000人,间接带动上万人就业。实现从线性开发向整体价值提升转变,从单一口罩生产基地向医疗防护产业智能综合体转型,着力将青草镇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中国口罩小镇”。 (潘月琴 吴文舟)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