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运妈妈” 供图
普洱市思茅区滇运社区将党支部设在小区里,9名女支部书记像经营自己家庭一样精心服务小区,用心呵护每一个居民群众,让党组织的温度和为民服务的热度融入到千家万户。
秉持一初心
滇运社区的“妈妈”们自成立小区党组织以来,始终履行为民服务的职责,把服务居民群众做在经常、融入日常、当作平常。81岁的永新园小区党支部书记王秀英每天步行6公里到小区值守,把小区值班室当作“阵地”,把居民群众当作家人。一年来,“妈妈”们共收集群众意见400余条,为群众调处纠纷60多件,办理实事1000余件。
管理一网格
认真学习借鉴北京“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经验做法,构建网格化精细管理服务模式。将社区划分为9个片区网格,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任网格长,配备专职网格员,在小区门口、楼幢公示党组织、楼幢长、网格员信息。推行“党员包幢联户管人”,每一位“妈妈”负责一个网格的管理服务,每月定期上门走访,义务为出行不便居民代办服务事项,并结合“百名干部、千名党进网格”工作,连同市区党员干部把社区要做的事告诉居民,把居民提出的建议反馈社区,搭起了社区和居民间的“民意带”“连心桥”。
庭院一堂课
针对社区老党员居多实际,创设小区“庭院党课”,将党员活动组织在庭院、居民事务议在庭院、文化娱乐办在庭院。“妈妈”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一首首动听的红歌、一件件唯美至善的作品等传授给每一位党员群众,让党的理论飞入“百姓家”。“庭院党课”成为党群共建的、共治的“阳光房”。
呵护一栋楼
“滇运妈妈”引领小区精细管理 供图
以服务居民群众为目标,依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机关干部下沉网格服务,构建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由挂联单位党员、小区党员组成的小区“党建联合体”,统筹开展疫情防控、创文等小区管理服务工作,对居民信息实行动态管理,构建“熟人圈”。
服务一小时
以“滇运妈妈”为骨干,组织动员党员、爱心人士、热心居民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一小时志愿服务。创新构建“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社区监管”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长期照料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人等养老服务和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五助”上门服务,自中心成立以来,提供上门服务500余次。
唱响一红歌
1998年,社区组建合唱团。成立初期缺乏教师,仁和园党支部书记钱丽芳主动担任起社团义教工作,一任就是二十年。她从不计报酬,自己掏腰包购买录音带、音响、乐器等教学设备,每周一、二定期教唱“红歌”。在“妈妈”们带动下,舞蹈、绘画、书法等多个“夕阳红”社团相继成立。
规范一标识
总结“妈妈”们“与党同心”“与梦同行”“与民同在”的内涵和精细管理服务小区的经验做法。日常中,“妈妈”们标配“上场”,主动亮明身份、公开承诺践诺。社区居民遇到问题和难事第一时间找“妈妈”,哪里有“妈妈”暖红色的身影,哪里就有安心和温暖。“妈妈”们日复一日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树立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居民群众的点赞和信任。
培养一队伍
滇运社区党总支聚焦社区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多、困难群体多、老龄人口多和年轻人少、管理人少、活动场地少的“三多三少”问题,通过党组织领办民办非企业的方式,创新设立社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中心主任,配备工作人员10名。中心的创设为社区管理培养了队伍,切实解决了社区“无人办事、无钱办事”难题。
树立一榜样
“妈妈”们坚持向身边人学习,用身边人和事来激励自己不忘初心、担当作为。认真向省村(社区)百名好支书李亚玲和思茅区优秀共产党员武承燕、蒋忠波等先进典型学习,把学习的成效转变为每天每时的亲情式暖心服务。在“妈妈”们的组织动员下,74名60岁以上女党员充分发挥“退休不退岗、退休不褪色”的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年轻党员奋进奋发有为。“滇运妈妈”被称为普洱最美“妈妈”,成为思茅党建新名片。
邻里一家亲
“他家今天有新入住人员了”“她家今天买新车了”……,这是“妈妈”们每天讨论的话题,更是她们日常细微工作的体现。每日一走访、每月一摸排、每季度一核查、每半年一更新,实现了党组织对居民群众的信息清、困难清、矛盾清、需求清。“妈妈”们精细管理服务模式,把暖心服务送到家中、矛盾纠纷化解在楼幢、困难问题解决在小区。走进社区、小区、庭院,随时可见邻里齐聚、欢歌笑语、其乐融融的幸福祥和氛围。
云南网记者 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