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穴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中医理论中,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坚持按摩双耳,可以起到强肾壮腰,养身延年的功效。
2、大椎穴
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按摩此穴位可以益气壮阳,能防治感冒,尤其适合感冒后高热不退的人按摩,并可治落枕及颈肩不适。
3、大鱼际
大鱼际指的是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双手相互摩擦3~5分钟,使整个手掌发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防治感冒、咽痛等。
4、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之功能。为保健要穴。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足三里是一个滋补强壮穴位。针灸该穴位,可治疗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治疗高血压、贫血、虚弱、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等有作用。
5、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灵枢·经脉》,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能主治胃脘痛、呕吐、心痛、心烦、心慌、心悸、心律不齐、心胸部各种疾患、失眠、癫痫、癔病等,且能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6、殷门穴
殷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大腿后面,承扶穴与委中穴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在半肌腱与股二头肌之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一个重要穴位。主治: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7、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近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是手太阳小肠经上的一主要穴位。能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鼻衄、耳聋、上肢抽搐、肘臂疼痛、咽喉肿痛、手指挛急、癫狂痫;疟疾等。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