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通辽的底色,生态是科尔沁草原的王牌,通辽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通辽”,既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决心,也激发了全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那么生态通辽有哪些内涵?我们又该如何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来看本台记者对通辽市林草局副局长包宝君的专访。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的主战场,也是构筑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节点,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尤为重要。对于“生态通辽”的提出有哪些意义和内涵,包宝君表示,内蒙古自治区沙地的60%在通辽市境内,从经济发展这个角度来说,通辽市还是个欠发达地区,尤其工业经济还要可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生态建设管理和保护,腾出更多的生态空间为工业经济而服务,再有就是社会发展方面,一个社会健康与否,主要基于生态系统的健康,所以说,生态通辽的提出将有力促进我们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使我们生态建设保护工作有了明确的导向和指引。
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近年来,通辽市市谋划实施了包括“四个千万亩”重大生态工程、西辽河流域系统生态工程、蓝天碧水净土保卫工程、绿色经济培育工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针对科尔沁沙地目前的治理成果如何,包宝君说,根据第五次荒漠化监测结果,通辽市的科尔沁沙地治理呈现出了“一变五双”的发展变化:一变就是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根本性转变,五双就是荒漠化沙化程度双减少,区域风势和风沙天气双下降,植被的状况和固氮能力双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增强。20年间,通辽市的植被盖度每年增加0.5%,降雨量每年增加5.9毫米,大风天气由每年的22天降为19天。通辽市通过生态建设改变了局地气候,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
让草原休养生息,让生态全面修复。我市始终把落实最严格的草原生态保护制度,贯穿于生态建设发展全过程,着力提升草原生态修复能力。包宝君表示,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草原法,禁止在草原上乱挖,乱采,乱开垦,禁止在草原新上矿产企业开发,严格审批在草原上建设风电、光电等项目,同时,进行全域全年禁牧政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认真组织实施欧投行贷款、“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蚂蚁森林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对零散牧铺和自然保护地、生态脆弱区需搬迁群众摸底调查和搬迁规划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收缩转移。让优美生态成为通辽最宝贵的资源、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包宝君说,生态建设对我们通辽市来说是个重中之重。是祖国构建绿色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生态建设不能停留在绿色上,不能以绿色为句号。我们将要大力发展林草药业,发展实用林、适用林,打造空中菜园,空中草场。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沙漠旅游以及珍贵树种、木材、用材林等产业,使我们的农户、林户在生态建设中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编后语
生态是责任、是底线、是潜力,绿色是底色和价值。从漫天飞舞的黄沙到一望无际的绿荫,经过几代通辽人的努力,我市已累计完成人工造林近1900余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到了2104万亩。铺展的是绿色,收获的是希望,只要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底线思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我们就能稳步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声明:转载须标注来源于“通辽广播电视台融媒体”
通辽广播电视台记者:肖阳 崔腾
版面: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