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抢抓发展机遇 强力推进招大引强

2020-10-27新闻21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引资规模连创新高。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力量。围绕积极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市工商联在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加大力度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建议》提案。

雅安经开区引进许多重大项目

强化认识

认真办理落实提案

【提案聚焦】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市招商引资带来重大机遇。 面对机遇,要不断强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意识,切实提高对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方面来抓,制定统一的组织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引导奖励机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跟踪问效】

“接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提案后,落实专人办理。”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相关人员介绍,为确保提案办理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开展,工作人员与提案人市工商联紧密联系,细致沟通,进一步推动办理成果的转化。

雅安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这是雅安最重大最现实的发展机遇,是必须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市从产业布局、联合招商、平台搭建等方面入手,找准与成渝的合作点,融入成都平原经济区,抓实与成都及周边地区合作项目,抓好与天府新区的对接合作。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市引进到位市外资金362.7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458亿元的79.21%。今年,我市获2019年省级财政激励奖补招商引资重大项目3个,奖补资金721万元。

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招大引强

【提案聚焦】

首先要抓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作。其次是按照“构建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核心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结合我市“5+1”绿色产业体系布局。最后,要推出优势项目、产品来招商引资,将市场潜力好、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产品推介给客商选择。

【跟踪问效】

疫情发生后,招商引资活动受到很大影响。我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招商”模式,积极探索以商招商、引导基金、PPP、委托第三方招商,尽最大努力减少和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面对困难与挑战,相关部门采取视频会议、电话对接、网络招商等方式开展工作,确保招商引资不按“暂停键”。抢抓国家对冲疫情一系列重大机遇,我市围绕“5+1”绿色产业体系,聚焦六大产业链(大数据产业、文旅产业、大健康产业、先进材料、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重点配套企业,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联合招商,力争再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同时,印制了新的《招商引资项目册》《投资指南》,制作了《雅安市招商引资宣传片》,更新和包装100个招商引资储备项目,目前在库项目常态化保持在500个以上,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创新方式

激发各方力量参与

【提案聚焦】

异地商会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合作、回乡创业等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在外成功人士的作用,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同时,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渠道,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听取客商意见和建议,增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展示雅安资源优势及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影响,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

【跟踪问效】

8月1日至10月31日,我市开展长达三个月的招商引资“大比武”活动,围绕“新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实际到位市外资金”“一把手外出招商”和“实际利用外资”等数据指标,通过擂台比武、排位通报、考核挂钩等方式,狠抓项目落地,确保资金到位。

这只是我市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我市还实行“不见面”招商,开展“云招商”“网上进千企”活动,推动校友反哺、川商返乡等活动做深走实,引导更多企业家来雅投资兴业。

另一方面,利用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对雅安招商引资环境、政策、项目进行宣传,制作招商引资宣传片、雅安投资指南、招商引资项目册,召开“线上+线下”投资专题推介会,邀请企业实地考察等方式多渠道推介雅安投资优势,全方位提升城市影响力和招商引资竞争力,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招商氛围。

优化服务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提案聚焦】

以项目招得来、能留住、见实效为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切实做好项目各项要素保障,实行“一企一策”,及时化解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加大部门间协调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成本,对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跟进解决。

另一方面,要推进实施公平竞争制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规范各种税费征收行为,全力为企业发展护航。

【跟踪问效】

一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改革,推行网上办等“六办”模式,实行重点投资项目全程代办“保姆式”服务,推动企业开办线下办理1个工作日内全面完成,以此巩固拓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成果。

“通过实地、电话和微信等多种方式了解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据介绍,疫情期间,我市经济合作和外事系统持续开展“网上进千企”活动,将省级平台签约项目作为重点走访企业,投资额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实现100%覆盖,确保服务企业不掉线。此外,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强链集群成圈,加强与相关机构,投资企业、商协会等联系,在巩固已有客商资源的同时,持续涵养新的客商资源。

本报记者 郑旸/文 郝立艺/图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