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汉服穿出去不好看?这篇指南教你古代女子是如何搭配汉服发饰的!

2020-10-27新闻8

古代女子的发饰或小家碧玉、或清丽淡雅、或雍容华贵,大都端庄而不失身份,既不会喧宾夺主,也不会弄巧成拙,最是那低垂鬓发上的一抹珍珠碧玉步摇惹人注目。

她们不仅遵守三从四德、善于女工,而且对自己的衣着打扮很是看中,细致到头发丝,当然这也很大程度上造就了当时的市场,发饰类型有笄、簪、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梳篦、珠花……

女子什么年龄佩戴什么样的发饰,出入场合不同发饰也不尽相同,这都是有说法的。

古代父母对孩童的头发都不甚在意,女童一般留发都扎成小抓髻或小辫。

据《礼记.内则》记载:“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讲的就是古代女子满十五结发、行笄礼,用笄贯之,不能再像孩童那样随便梳发,如果女子在这年许配了人家,当年就戴上簪子,若未有婚嫁,则等到二十岁再戴上簪子。

古代女子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一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由于大部分的时间在家,所以发饰比较清丽淡雅,不会太浮夸,如发钿、扁方、梳篦、簪子、珠钗。“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描述的就是女子的珠钗在风中轻轻摇曳摆动、微微颤动的样子。

“虹裳霞帔步摇冠, 钿璎累累佩珊珊。”花烛之下,乌纱绛袍,凤冠霞帔,好不气象。”婚嫁之时女子又是另一番景象,一袭红嫁衣,衬着繁琐的凤冠,大喜之日,当然要精心打扮,凤冠随着身体上下晃动,发出叮叮朗朗的声音,像是温声软语的叮咛,自此嫁作人妇,寻常人家一生只能戴一次凤冠。

古人的宴会倒是不少,经常约上几个好友诗词歌赋、举杯畅饮、商谈大事也比较常见,有时会要求带着家眷一起,那此时妇人就不能只在鬓发上点缀几许珠钗,毕竟是参加宴会,更可以说成不能在外人面前跌份儿,这时夫人们就会在脸上薄施粉黛,头上斜插制作精良的步摇,除此之外另挽一支玉簪,缀下细细的银丝串珠流苏这才愿意出门。

隆重的场合认真对待,才能不矢身份又表示出应有的尊重,寻常在家也不能太放纵自我,略微插一株玉簪也能光彩照人,成年赠予的笄、婚嫁佩戴的凤冠都见证了最重要的时刻,应当好好珍藏。

#民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