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乡村振兴·一线报告丨藏粮于技,丰收画卷越绘越美

2020-10-27新闻17

“前段时间秋收,我粗略算了下10多亩地的玉米收成,亩产达到1600多斤,比去年增加四五百斤。明年,小麦应该也差不了。”10月16日,禹城市市中街道尚务头村党支部书记张子军看着刚刚播种好的小麦地,满怀期待。

问及增产秘诀,张子军带记者来到田间的机井旁。“玉米就是沾了机井的光,要不然赶上今年这旱天,别说增收了,减产是肯定的。”

为使“粮田”变“良田”,去年,禹城争取650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了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尚务头村的500多亩地全部划入其中,7眼新上的钢混井,便是项目给农田带来的改变。“以前浇地,得用水泵从河沟里抽水,费劲儿不说,还得河沟里有水。现在有了这机井,一按开关就能轻松完成浇地,一小时还少花7块钱。”张子军说。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禹城市农业项目开发中心主任张海卿介绍,不只是打配套机井,项目还为村里新建了硬化路,开挖了沟渠,栽上了树木等,大大增强了项目区防洪、除涝、抗旱能力。一片片高标准农田成为“希望的田野”,每亩平均新增粮食110公斤。

高标准设施有了,后期如何管护?为破解“重建轻管”问题,禹城市不断探索创新,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实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农业项目开发中心督导监管、乡镇驻地落实监管、管护员责任到人的建后管护机制,每条路、每个机井都有人负责。

要想有个好收成,除了良田,良种良法同样关键。今年夏收,招远市张星镇穗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瑞山,尝到了小麦新品种带来的丰收喜悦。“合作社一共种了900多亩‘济麦23’,平均亩产达到1200多斤,比普通品种多收200多斤,而且籽粒颗颗饱满,品质好。”杨瑞山说。

强筋难高产一直是小麦科研面临的难题。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联合攻关,选育的“济麦23”新品种连续两年专家实打亩产超过820公斤,创造了中强筋小麦高产典范。“‘济麦23’以‘济麦22’为受体和轮回亲本、‘豫麦34’为优质基因供体进行杂交、回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选育而成,综合抗性表现突出,丰产性好。”省农科院作物所刘建军研究员说。

不仅如此,专家们还研发了适用于“济麦23”的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导农户广泛应用到麦田里。

不久前,省农科院作物所助理研究员李法计等19位省农科院科研人员一起来到招远,驻扎镇村,提供一揽子科技服务。这是省农科院改变“单兵作战”“撒胡椒面”科技服务方式,围绕全产业链提供“集团军式”综合服务的创新探索。

据了解,省农科院从东中西部选择烟台招远、临沂费县、菏泽郓城,抽调3个研究单位的“一把手”脱产担任驻县工作组组长,选派优秀科研骨干到乡镇、园区、企业挂职,项目优先实施、技术优先应用、成果优先转化。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11年至2019年,我省共建成高标准农田5548.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5%;去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6%,高于全国5个多百分点;农机总动力居全国第一,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9%,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农民种上良田,播下良种,用上良法,乡村振兴的丰收画卷越绘越美。

(大众日报记者 赵君 张海峰 通讯员 白聪聪 马振超 报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