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一种高贵,叫为他人着想|阅读时光
有一种高贵,叫为他人着想
文/ 赵树利
来源:尧情尧义(微信公众号)
周三下午的晚些时刻,我正在家里做饭,突然接到儿子电话,说有人打他,要我赶快过去。
我立即关掉正炒菜的火,着急慌忙地奔向儿子指定的地点。
在地铁洗手间,只见儿子气冲冲地怒视着他对面的一个中年男子,这男子看上去40多岁,微胖,圆脸,头发不长,身高不低,大概一米七五的样子。
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儿子就指着他对面的这个男子说,“他打我!”
我扭头质问这个男子,“你为什么打他?”
该男子耷拉着头,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
我连续几次问他,他都是不言不语。
这时候,进出洗手间的人纷纷驻足观看。
我越来越耐不住性子,甚至有点气急败坏地想拽住他的衣领扇他的脸。
见问不出所以然,我就问儿子,“他为什么打你?”
儿子语无伦次地告诉我:
“有个男的把手提包落在洗手台上,他非要拿走,我不让他拿,争执间,他骂我,还踢我......”
我一听,觉得儿子做得没错,可是,又一想,儿子怎么能证明手提包是别人落下的而不是这个男子的?于是,便问儿子:
“你怎么知道是别人落下的?”
儿子说:
“我进来的时候,有个男的在小便池前正准备解手,手机响了,他顾不上解手,把手提包放在洗手台上,打着电话就急匆匆地去坐地铁了,我连忙追赶,快追上他时,地铁的门关了。无奈,我只好把他的手提包放回原处,帮他看着,等他来拿。”
我一虑消除,又生一虑,指着该男子又问:
“你为什么不许这个男的拿?关你啥事?”
“我怕落在这里的人万一来找!”
“万一不来找呢?”我接着问。
“不来找,我就交给工作人员!”
儿子被我的问话气得满脸通红,说完这句后,“呜呜”地哭出了声音。
我沉默了,所有围观者沉默了,整个地铁站沉默了......
一个刚满19岁的农村孩子,一个刚毕业不久即将踏入社会并对这个社会充满憧憬的技校生,一个刚成年的孩子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中年男人,是什么力量强烈地驱使他为别人着想?
我为儿子感到骄傲的同时,对眼前这个卑劣的男子禁不住投去蔑视的目光,我走到儿子身边,擦了擦他脸颊上滚出的泪珠,想拉着儿子的手回家继续炒菜。
没想到,围观的开始躁动,有人轻声嘀咕:
“不能就这样便宜了他!”
“打他!”
“至少要给孩子道歉!”
我听到这句话后,心想:是啊,总得给孩子道一声歉吧,不能助长顺手牵羊之风,要发扬为他人着想的良好风气。
在我和众人的强烈要求下,该男子对儿子说了一声对不起后便逃似的走了,尽管声音小得勉强听到。
何为高贵?
不是你出身优越,你就高贵于别人;不是你拥有多少财富,你就高贵于别人;不是你享受着别人的服务,你就高贵于别人;不是你开豪车住豪宅,你就高贵于别人;不是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你就高贵于别人。
在我们国家,高贵没有阶级和等级之分,它与见义勇为不同,与雷锋精神不同,与乐于奉献不同,它的可贵之处在于细节。
那些不为人知的为他人着想的细微之处,不也是一种高贵吗?
爱因斯坦说,“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从我儿子身上,我深切地知道:高贵与知识、财富、出身无关,有关的是渗入骨子里的为他人着想的教养和品行。
我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儿子的高贵之处点赞,更主要的是想提醒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时刻要有为他人着想的心理准备。
为他人着想,说起来是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做起来是一件非常可贵的事。
恋人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等等,如果心里常常装着凡事为他人着想的意念,那么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不仅能早日实现,还能成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