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喜丧往来原本是好事,现在演变成坏事了

2020-10-27新闻13

喜丧往来原本是好事,现在演变成坏事了

传统的中国农村,原本就是一个熟人社会。俗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大家同在一个村子上居住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不是本家就是亲戚,互相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打断骨头连着筋,一家有事百家忧。一家人遇上了什么事,牵动整个村子。农村的大事无非就是红喜白丧,结婚和死人。一家遇到这样的大事,一个村子里,应该来帮忙的不请自到,不需要来帮忙的,也要来出礼。就是贺喜或者吊丧。

出礼这事在农村被看得很重要。人家有事你不去出礼,你家有事人家也不会来。如果一家人遇事冷冷清清,没人来出礼,是要被人笑话的。要是单单被人笑话也就算了。更为严重的事,舆论要评论好多天甚至好多年。这样长期背负着负面评论,人的威信也就自然下降,大家也就不再信任。就会在生活中被边缘化。以后你想办点什么事都很困难。遇到需要别人帮忙的事,也很不容易请到人。

所以喜丧往来这些事,处理不好,直接影响生活。

考其本源,出礼本来是一件好事,是一件众人帮一人,全村帮一家的事。

比如,某家要娶媳妇了,开销必然增大。你得准备一份彩礼,那时虽然彩礼不多,但大家都穷啊,压力也蛮大的。还有,那时成亲结婚仪式感强,各种仪式都要人来主持,来帮忙,还有些尊贵的亲戚如老姑奶奶什么的都要请来过上一两天。这一来,就要办酒席。你总不能叫大家吃家常便饭吧?

还有新人总得添置一些新衣服,床上用品也要制备,这样算下来,将是一笔很大的开销。有的人家遇到一场喜事会几年缓不过劲来。

如果是遇上白事,那压力就更大了,不管怎么说,一口棺材是要准备的,还有一定要请一班吹鼓手,风风光光地把亡人送去极乐世界。这是对死人的尊重和悼念。还要卖一些冥品,还要发孝。一个家族,加上亲戚朋友,什么人带什么孝,大有讲究。那就要买白布,做孝帽孝巾孝袍孝绦。买孝布也是很大的开支。

这些都是净支出。花出去的钱一点也回不来的。

忙好一件丧事,得十来个人组成一套班子,小心谨慎,不能得罪亲戚、朋友、庄邻,遇到矛盾要及时处理。还要请人抬棺材。所有这些,都得酒席招待,还是那句话,总不能让人家吃家常便饭。

办酒席就得花钱。所有这些开支加起来,就是很大一笔钱,如果没有外援,事主家的生活就将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缓解事主家的财政危机,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出礼的风俗。大家每人出一点钱,帮助事主家度过危机。这不是好事吗?农村中每一个风俗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特定的价值,特定的合理性。

人家来出礼,就得酒席招待,虽然礼金被吃掉一部分,但多少还是要剩余一些。这样就可以缓解遇事造成的经济危机了。

我小时候还见过另一种风俗,那就是干收礼。主人家不准备酒席,来出礼的人,交了礼金,坐一会,抽袋烟,就起身告辞了。主人家和来帮忙的人就会一再说明情况,恳求大家谅解。大家对这种事都同情,都理解,不会说三道四。但主人家就会感到欠大家一个天大人情,走路都得低着头。

所以这种做法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被采用。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种极好的做法,起到真正互相帮助的作用。

那时的礼金很轻,最多一块钱,也有五毛钱,甚至三毛钱。人烟又稀少,一般村子也就三五十户人家,所以出礼这事,负担不是很重。

应该说,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是后来,这种事逐渐演变成一种坏事。首先是礼金变大了,大到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程度。就说现在吧,一般庄邻最少出礼一百块钱,关系稍微好一点,就是二百,关系再好一点就是五百。五百是什么概念,一亩地一季的收成出一家礼就没有了。还有就是办事的名目多起来。以前仅限于红喜白丧。现在还要加上小孩满月酒,周岁生日,十岁生日,新买了楼房,考上大学等等。只要想出一个名目就要办酒席,就要收受礼金。还有人专门以此敛聚钱财。动辄几十桌上百桌酒席。看似大家杯觥交错,喜气洋洋,其实身上在出汗。往来大一点的,一年在出礼上花费几千块钱是正常的。有人甚至要花费上万元。这对于一个普通农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本来是极好的一件事,硬是办成了一件人人痛恨的坏事。但是痛恨归痛恨,却没有一个人敢去反对。文化革命那会子,有过几年,坚决取缔喜丧事大操大办的恶俗,由大队领导牵头,在五一节或者国庆节,为全村要结婚的青年举办集体婚礼,避免了办酒席出礼的事。

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事。

但后来就没人操这闲心了。因为弄不到一分钱收入。真心希望有人能管一管这事,改一改这种不良的风气。

2020.10.26.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