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原子发射时间和波长宽度 原子发射线究竟是线状得光谱还是有一定宽度?

2020-07-21知识18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 因为原子吸收是通2113过空心阴极5261灯发射的特征谱线经过试样原子蒸气后,辐4102射强度(吸光度)1653的减弱来测量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在原子吸收分析法中,要使吸光度与原子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数之间的关系遵循朗伯-比耳定律,必须使发射线宽度小于吸收线宽度。如果用锐线光源时,让入射光比吸收光谱窄5-10倍,则可认为近似单色光了,吸光度与浓度才呈线性关系,即 A=Kc。扩展资料: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AAS现已成为无机元素定量分析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该法主要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线并不是严格几何意义上的线,而是占据着有限的相当窄的频率或波长范围,即有一定的宽度。原子吸收光谱的轮廓以原子吸收谱线的中心波长和半宽度来表征。中心波长由原子能级决定。半宽度是指在中心波长的地方,极大吸收系数一半处,吸收光谱线轮廓上两点之间的频率差或波长差。。原子发射线究竟是线状得光谱还是有一定宽度? 锐线光源是由元素激发的产生的特征谱线来做光源的,例如空心阴极灯。任何谱线都不是真正几何意义的线,很多因素会使其变宽,例如碰撞变宽、多普勒变宽,赫鲁兹马克变宽以及场致变宽、自吸效应等。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某一光源发射中心波长为600nm的光波,原子发射时间是10-9,则光源发出光波的波长宽度为()nm。 (1.2脳10-3)某一光源发射中心波长为600nm的光波,原子发射时间是10-9s,则光源发出光波的波长为 要过程。 解答如下。这个肯定是和我一样看蔡怀宇小蓝书的苦逼,帮你下吧。频率=光速/波长,光速的变化量=-光速/波长的平方*光波波长宽度。带入公式可以求得波长宽度是1.2*10^-3。如果还不会再追答吧氢原子可发射的最长波的波长是多少?不知道可发射和不可发射有什么区别 氢原子基态能级为-13.4ev,电离需13.4ev,E=h×(频率)=h/波长,h为普朗克常数h=4.13566743×10^-15 eV·s,波长=4.35×10^15m,由于氢原子能级不连续,故发射的只能是特定的值,不可发射的值不属于氢原子能级差的范围.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区别是什么 原子在受到热或电的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叫做原子发射光谱,而根据zd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版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的特点是可以进行多元素检测,选择性高,检出限低,准确度高。原子荧光光谱是基于基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光辐射的能量而被激发至高能态,受激原子在去激发过程中发射出的一定波长的光辐射,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可以检测元素含量的仪器叫原子荧光光谱仪(光度计),比如SK-2003A,线性宽度大于三个数量级,重复权性小于百分之0.6%。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的谱线是一致的。原子吸收是吸收谱线,电磁波穿透原子蒸汽时,特定波长被吸收改变自身电子能级,然后向各方向发射,原方向的该波长电磁波就减少了。原子发射是受激发射谱线,受热或电激发,原子的电子激发到高能轨道,然后放出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回到低能轨道,通常是基态,可测定所释放的电磁波频率。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有什么区别 (1)判断方法不同:1、激发波长是用某种波长的光激发出荧光,这种波长的光可以是紫外光或者可见光也可以是其他光。2、发射波长是指某种光发射出来的荧光的波长,一般的可见光的波长用肉眼就能大致判断出来。(2)分辨率不同:1、激光波长对于杂散光和信噪比的影响非常显著,当狭缝的宽度不变时,用氩激光514.5nm比用488.0nm波长激发样品,杂散光可能会小一至二个数量级(在±100cm-1范围内),且分辨率会有所提高。2、发射光谱是指光源所发出的光谱。当发生连续光谱光源的光通过某一种吸收物质时,通过光谱仪就可以得到吸收光谱。吸收光谱是指在连续发射光谱背景中所呈现出的暗线。(3)用途不同:1、激发光谱可以分析在不同激发波长下,物质的特定波长荧光的强度变化。荧光激发光谱的形状与发射波长无关。2、发射光谱是固定激发波的波长,测定发射光强度与波长(有时候也测波数或者频率等)的关系,通俗而不太严谨地说,发射光谱测定的是发射光的颜色。扩展资料激光波长的影响:1、对杂散光及信噪比的影响十分显著,当狭缝宽度不变时,用氩激光514.5nm比用488.0nm波长激发样品,杂散光要小一到二个数量级(±100cm-1范围内),并且分辨率有所提高。这一方面是。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对锐线光源的要求是“发射线的波长半宽度要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请问这里的“发射线”和“吸收线”指的是什么? 指发射或吸收的波长范围,在实际情况中,发射或吸收都不可能是单一波长,而是存在一定的范围.光谱如何和波长扯上关系呢?红色波长最长如何理解呢?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所以有时将光称作光波,光有一定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光有不同的频率(对应不同的波长),当不同波长的光波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在一起的时候,称作“光谱”,犹如按不同音符排列成“乐谱”一样。人们观察到天空中出现的彩虹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我国,这个不同颜色顺序排列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实验证明这个顺序就是太阳光的光谱,进一步探索知道太阳光这个可见光谱顺序是按照不同波长(不同颜色)的光,从波长最长到波长最短的顺序排列,所以说红色的光波长最长;或者说,可见光光谱中,我们已经把波长最长的光的颜色叫做红色,最短的叫做紫色。“红色的波长最长”这句话只在可见光部分成立,因为所谓“红外线”,就是比红色光波长更长的光线,不过它不能被我们肉眼所能看见罢了。

#光谱分析法#光谱#原子光谱#发射光谱#原子吸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