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金秋,故宫文华殿好不热闹,堪称“古代书画界大咖开趴”的特展,围绕北宋全民偶像——苏轼展开,给京城乃至全国掀起了一阵“东坡风”。来开趴参展的大咖们论辈分主要有:恩师欧阳修,前辈司马光、王安石、蔡襄诸公,同辈好友王诜(shēn)、李公麟等人,晚辈有儿子苏迈,门生黄庭坚等人,后世仰慕者赵孟頫(fǔ)、文徵明、朱耷、董其昌、爱新觉罗·胤禛、刘墉……
苏轼朋友圈
在苏轼的朋友圈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与他的学生黄庭坚,甚至可以说有一种友情叫“苏黄”。
他俩的缘分得先从默默无闻小粉丝黄庭坚说起,黄庭坚所处的时代,大神太多,众星云集,以至于一个六岁写出“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的神童,二十二岁考上进士的学霸居然活成了小透明,直到熙宁四年(1071年),25岁风华正茂的黄同学迎来了一道曙光。
这一年,苏轼按照“惯例”得罪了朝廷权贵,被外放到杭州担任通判,有一次去湖州出差,自然要拜访当时湖州的知州兼好友孙觉。孙觉多年没见这位全民偶像了,趁着难得的时机,他把自己的女婿黄庭坚的诗作拿给苏轼看,苏轼给出了什么评价呢?宋史有记载:“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但是黄庭坚没有立刻抱上苏轼的大腿,两人并没有建立联系。黄同学依然默默地崇拜着苏偶像,比如宿醉了还不忘问好友德舆“东坡诸书一借”。(见《君宜帖》)
北宋 黄庭坚 《君宜帖》页
故宫博物院藏
又过了几年,黄庭坚的舅舅,齐州太守李常与苏轼结伴游玩,这个舅舅可比黄同学本人上心多了,一路上疯狂给苏轼安利黄同学的作品和为人,苏轼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表示要结交这位黄才俊。如此一来,黄庭坚有了信心,于元丰元年(1078年)写了《上苏子瞻书》,详细介绍了自己,表达了对苏轼钦佩仰慕之情。苏轼也给他回了信,自此两人就书信不断,成了笔友,心有灵犀。偶像成知己这种事,放到今天也着实令人称羡。
后来的“乌台诗案”更加验证了两人的友情坚不可摧,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纷纷举证,与苏轼撇清关系,然而,一向低调作风的黄庭坚选择高调发声,力挺苏轼,导致黄庭坚的仕途也受影响。元祐元年(1086年),宋朝政局发生巨大变化,苏、黄等人纷纷回京做官,黄庭坚以一块砚石作为见面礼,正式拜访了自己的偶像,也是这块“敲门砚”成功叩开了“苏门”,黄同学终于成为了苏轼的弟子。这一年,黄庭坚41岁,苏轼49岁,一个刚刚“不惑”,一个即将“知天命”。
随后的三年,两人几乎朝夕相伴,切磋诗文,共鉴书画,是他们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关于友情,想必大家深有感触,关系越是铁,越喜欢相互调侃,苏、黄二人就曾在书法上互怼互侃。苏轼的字写得扁平、敦厚,黄庭坚的字则是舒展、开张,苏轼毫不客气地评价“树梢挂蛇”,黄庭坚就回怼“石压蛤蟆”。
宋拓苏轼书丰乐亭记册
故宫博物院藏
苏、黄的友情传唱了千年,时至今日,故宫文华殿“千古风流人物”特展接近尾声,但文豪们的风流仍在延续,意犹未尽或是没来得及去故宫打卡的小伙伴们不要慌,观复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文物为我们展示了苏、黄的友情——清乾隆时期的豆青釉三酸瓷像,佛印大师是他俩友情的见证者,三人围着一缸桃花醋,比比谁更酸谁学问更大。
清乾隆 豆青釉三酸瓷像(正面)
观复博物馆藏
清乾隆 豆青釉三酸瓷像(侧面)
观复博物馆藏
清乾隆 豆青釉三酸瓷像(背面)
观复博物馆藏
作者:观复銘玥
观复文物射阳:观复胡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