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港股市场因身拥腾讯、中芯、舜宇等众多优质科技行业大龙头,却没有专门相关的指数板块而被引为憾事。
这两年,在港交所对制度的锐意改革下,美团、小米、平安好医生等一些大型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同时阿里、京东、网易等巨头纷纷回归。目前在港股市场上的新经济科技巨头云集一堂,体量实力之大,早已有翻天变化。
下周一,一个真正属于港股市场自身的、可以对标美股"纳指"的科技指数,将应运而生。
ATMX名号横空出世
根据恒指公司的官宣,7月27日(下周一)将推出恒生科技指数,届时将纳入众多大家熟知的新经济股。
根据流通市值加权规则,科技指数每季检讨一次,成份股比重上限将设定为8%,未来或视乎情况作调整。同时且设有快速纳入机制,即新股上市当天收市市值在现有指数成分股中排名前十的,第10个交易日收市后便可实施纳入,无需等待季检。
这也使得,越是大型的新上市科技股,越有可能更快地被纳入指数。
恒生科技指数的选股范畴涵盖5个行业,包括资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工业、金融及医疗保健,首批将纳入30只股份,主要涵盖与科技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28只中资科技股。
其中在五大股份中,腾讯(0700)、阿里巴巴(9988)、美团点评(3690)、小米(1810)四大科技股的权重,均超过了上限8%。尤其阿里、腾讯两家均在8.5%左右,明显领先于其他成分股。但等以后科技指数每季检讨一次,选股后会‘再平衡’,这几家巨头的权重上限还是会回归到8%的。
与每股纳斯达克指数中的FAAMG概念一样,取上述几家巨头的首字母合成ATMX,该代表称号得到市场一直认可。
同时,在这30只个股中,还包括舜宇光学科技、中芯国际、阿里健康、京东、金蝶、平安好医生等一线重磅热门新经济公司,一网打尽。
虽然指数还要等到下周一推出,但因该消息的刺激,今日相关概念股却已全面炒飞。
ATMX分别大涨7.26%、7.94%、8.81%,4.93%,其他的如金蝶国际、华虹半导体更是大涨超14%,平安好医生、金山软件也大涨了超9%。
港版"纳指"实至名归
具体从该指数30只成分股行业分类来看,资讯科技业18家,占比最大达60%,其次为工业,占比12.2%,科技属性都非常强。
虽然目前成分股仅有区区30只,但却绝对不能小看。
从市值规模看,目前港股市值最大的公司中,阿里腾讯双雄称霸,美团位居第7,京东第14,网易16,小米第21,中芯国际30。
上面这些公司的总市值,便是ATMX的市值总和就超过了13万亿港元,就已经超过港股市场绝大部分银行和地产公司的总和。
从近期的日均交易额看,这30只成分股每日合计的成交额超过400亿港元,占港股大市合计2400只个股总成交的30%左右。
也就是说,港股如今的大市交易,科技股实际贡献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这种交易行情结构与美股纳指成分股非常类似,美股纳指中FAAMG的每日交易亦是贡献了很大的比重。
不仅是在股票交易上,港股的ATMX和美股的FAAMG在行业属性和市场地位上都有相互对标的相似面。
如在互联网电商领域阿里巴巴、京东对标亚马逊,社交生态领域的有腾讯对标Facebook,消费电子领域的模式上有小米对标苹果,芯片领域的有中芯国际对标高通等。当然,两个市场的这些头部目前两者差距都还非常但,不能同日而语,但起码模式上是对上了。
另外,港股主板上市的科技公司数目从2017年的137间,增加至2020年6月底的163间,增幅非常迅速,市值占比也从14.6%大幅提升到33.2%,成交额占比从16.3%提升到27.6%。如今还常见不少优质的大型公司陆续来港上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因此,可以说,港股市场实际上已经非常IT化了,由科技行业占主导的港股市场已经成形,港版的"纳指"出炉,实至名归。
恒指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黄伟雄说,设立新指数的目的是反映香港上市的科技或创新领域龙头公司的表现,并希望能包含回归香港上市的海外中国企业或计划来港上市的独角兽,以及将科技融入业务,并改变日常生活的大中型公司。
这种目的正在一步步实现。
带来的增量被动资金规模有多大?
根据回测,科技指数于2019年回报高达36.2%,而今年上半年的回报也有35.3%。从2015年至2020年7月17日止,恒生科技指数回报率整体升128.66%,而恒生综合指数整体回报率升14.29%,表现优于大市。
毫无疑问,凭着这些足以代表中国新科技产业的成分股打底,这个指数未来必然还会继续牛逼下去。
同时也不用质疑,这个指数的推出,必然会吸引被动资金加大对科技龙头的配置。
目前尚未有挂钩很是科技指数的ETF产品发布,但凭着龙头科技股专属且必配的指数,以及过往极其优异的回报表现,被动跟踪产品规模绝对也不会小。
有分析称,截至2019年底,被动式追踪恒生指数系列的产品资产管理总值约为340亿美元,追踪对象主要包括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等,一些追踪港股(中资股+本地股)的ETF规模达到1560亿港元。可见港股的被动资金实际是非常可观的。
这些资金即使是分流一部分到科技指数板块,规模或者也会至少有大几百亿规模,甚至更多。
即使不是被动的资金,南下的活水规模同样不容小看,今年以来南下资金就超过了3100亿元,开通以来总规模也超过了1.24万亿元。从以往成交历史回顾,这些南下的资金中,科技股一直重点流入的对象。
如今有了专属的"买卖"对象,未来这些资金对科技指数成分股的配置,只会是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