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之城”阿克苏,多浪河穿城而过,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这里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医疗资源一直相对匮乏,老百姓生了重病,要赶去乌鲁木齐等大城市,一走就是上千里。
好在援疆医生来了。诊断、手术、治疗、养护,他们不仅要治愈病患的身体,更要让阿克苏的医疗队伍“强身健体”,培养出一批批杏林高手。也正是他们的妙手回春,让阿克苏人看病不必再跨越千里。
疫情袭来,援建项目“大显身手”
7月中旬,新疆疫情再起,阿克苏市作为南疆区域中心城市,人员往来较多,疫情防控压力陡增,核酸检验任务突然加重。
“真的没想到,去年刚刚建好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今年就派上了大用场。”阿克苏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负责人孙大勇说,两年前,因为当地结核病等形势严峻,急需开展常见病毒感染疾病检测,2019年,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安排专项资金180万元,支持阿克苏市建设南疆最好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当时,还在杭州市疾控中心工作的金铨,作为大后方专家为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提供了技术指导。一年后,金铨作为援疆干部、阿克苏市卫健委副主任,亲自带着人马投身到核酸检测这场硬仗中去。
说是硬仗,是因为检测标本源源不断送来,再加上新实验室、新设备、新人手,上手需要一定的过程。金铨再一次想到了杭州大后方——求援信息送到杭州,在杭州市卫健委大力关心支持下,第二天下午,俞骅、徐杰、赵明、黄世旺等4位杭州核酸检测专家就登上了飞机。到了阿克苏,机场接上之后直奔实验室,此后半个月时间里,俞骅等4位专家医院宿舍两点一线,直到任务完成。
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科长李萌说,小到防护服如何穿脱,大到检测怎么做到标准化,杭州的专家们手把手教我们,在加量精准的基础上加快频次,达到“稳、准、狠”……4位杭州专家不仅自己完成核酸检测超10万人份,而且全程参与阿克苏所有核酸样品检测,3天一次培训,实验带教80余人次,在他们的指导下,整个阿克苏市半个月一共完成核酸检测任务70万份,用金铨的话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救死扶伤,一个人背后是一支团队
杭州医生来了,还带来不少个“第一次”。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季成,进疆后的第一台手术,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这也是阿克苏地区首例该类型的手术,需要医生熟练掌握超过三百多件手术器械,手术难度在骨科手术中数一数二。由于季成的到来,手术很成功,原本将被通知转院的病人,如今过两天就能下床了。
不仅如此,今年6月,在季成的指导下,阿克苏市人民医院骨科首次成功开展了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此,人民日报还在9月26日发表《同心接力 建设大美新疆——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结出累累硕果》文章,表示点赞肯定。
来自杭州红会医院的张林医生则是用自己娴熟的B超技术,填补了阿克苏两项技术空白,也让徒弟齐曼古丽·阿比力连连竖起大拇指,“我们超声科病房,总是站满了前来观摩的医护,大家都希望把杭州援疆医生的经验记下来、把技术留下来。”
他们,并非一个人在战斗。每个杭州援疆医生的背后都是一支团队。
阿克苏市委常委、副市长、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袁建强在走访时遇到过一个14岁维吾尔族小姑娘,学习成绩一直挺好,但不知怎么回事,动不动就晕倒。小姑娘家人说,孩子去年做过心脏手术,术后恢复挺好的,但今年反复出现晕厥。为了给孩子看病,家里甚至卖了一头牛。赶到乌鲁木齐大医院看,也查不出到底是什么毛病。
援疆医生何文波接手后,动用自己杭州医院的“小关系”——请来心内科、心胸外科、儿科、神经内科、精神卫生科等多名专家远程会诊,逐一排除问题,最后终于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出院后,女孩一直正常上学,没有再发病。
不止如此,在历批次“组团式”医疗援疆基础上,杭州还统筹了市里7家医院协同帮扶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骨科、超声科、泌尿科、消化科、呼吸科等5个科室,实现从“单兵作战”到“组团作战”、从“以院包科”到“多院帮科”、从“单一机制”到“多维帮扶”迭代提升。以阿克苏市人民医院骨科为例,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骨伤医院、杭州市临安区人民医院的骨科共同帮扶,通过导师帮带、柔性援疆、赴杭培训、远程培训等举措,提高阿克苏市人民医院骨科诊疗水平。
可以说,今天在阿克苏援疆的医生——6个人,看起来不多,但这6个医生背后,是整个杭州卫健群体,是一支强大的工作队。
接力传递,仁心仁术温暖边疆
杭州医疗援疆,着眼的是长远。
批批杭州医生们不远万里扎根边疆,心里都记挂着一件最重要的事——“授人以渔”。
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杨霜冰的脑海里,对那个场景印象很深——师父蒋霞侧卧在治疗床上,右手将软管从食道慢慢送入,左手支撑右手,自己给自己做了一次胃镜检查。
蒋霞是杭州市红会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刚来援疆就定了个小目标——培养一支走不掉的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尤其是要带出一位能熟练掌握胃镜、肠镜操作技术的当地医生。“当时,蒋医生自己给自己做胃镜,然后展示给我们看;整个过程她没有打麻药,忍着恶心呕吐,体会病人检查过程中的感受,再告诉我们。她就是想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感受、操作细节、注意要点,传授给我们当地医生。”杨霜冰说。
像这样的接力传递还有很多。自今年4月26日进疆至今,第十批杭州援疆医生已经开展手术操作170余台、推广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等医技新项目新技术24项33例、疑难病例讨论59次等,如今,骨科、消化科、超声介入等诊断治疗,已经成为阿克苏市人民医院的强项。
3个月前,70岁的阿依吐尔松·阿力马斯突发双下肢肿胀到无法行走,随后又呕血。家人送其来阿克苏市人民医院,急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合并急性胰腺炎”,如再不及时救治,将有生命危险。
援疆医生董书琪考虑是由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引起,第一时间控制了病人上消化道出血,连夜寻找肝硬化的原因。最终,病因明确,肝硬化的原因也逐渐查明,在经过进一步治疗后,入院9天便康复出院。
家人拉着董书琪的手反复说着谢谢,董医生却说,“我就来自新疆,不用这么见外。”原来,董书琪自小长在新疆,后来学临床医学,在萧山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成了一名新杭州人。这次决定援疆,在她看来,更是一种“反哺”……
一幕幕动人故事,拼接起这群穿白衣的杭州援疆人的身影。
更重要的是,他们步履不停接力传递杭州的爱与温暖,为边疆留下薪火相传、永不带走的“杭州智慧”。
来源:杭州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