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三菱商事(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中国总代表平井康光从上海市市长龚正手中接过“上海市荣誉市民”的证书和证章,成为上海市第45位荣誉市民。巧合的是,颁授仪式当天刚好是他的生日。平井说,生日当天获得“荣誉市民”的称号,是他“一辈子最大的纪念”。平井康光来到上海之后,积极推动中日两国经济贸易事业,带领三菱商事全盘接管了即将关闭的上海日本商品中心,为日本中小型优质企业与上海的消费市场牵线搭桥。虽然此次获得了代表了外国人最高荣誉的“上海荣誉市民”称号,但他为上海经济、社会做出贡献的旅程将一直继续下去。
龚正市长与平井康光(左)
预见中国经济的发展 只身前往中国
平井康光于1984年4月进入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工作,1987年9月至1988年6月公派在北京大学进修中文。三菱商事的业务遍布全球,在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前往中国发展时,平井康光说道,“在我进入三菱商事开始工作之后,我就感受到了中国这个国家未来在世界经济中一定会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我就决定首先通过社内制度学习中文”。于是,平井康光前往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
平井康光
谈起第一次来上海的经历,平井康光感叹道,“当时从北京坐火车去上海,最少也需要16小时,也许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然而现在从北京乘坐动车到上海只需4个多小时;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已经在国际经济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认为自己预见的事情全部都成为了现实,很庆幸自己选择学习中文、来到中国工作。
平井康光表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的优点在于他不仅是中国的窗口,还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仅打开了对外的国际化窗口,还容纳了中国各地的人”。所以,在2012年日本商品中心面临关闭危机的时候,平井康光带领三菱商事(中国)有限公司全盘接管了商品中心的运营。他表示,“上海坚持对外开放,提供了把日本商品介绍给中国百姓的交流平台,日本方面也必须有人来运营。如果商品中心因为没有人运营而关闭的话,我认为是十分遗憾的。所以我决定接手虹桥日本商品中心,绝不是为了自身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是为了让更多的日本企业参与到与上海、中国的经济交流中来,想要让更多人能够对中日交流感兴趣”。
中日协同抗疫率先返回抗疫第一线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爆发时,平井康光第一时间在日本东京录制了抗疫支援视频,并发送给上海市政府承诺尽己所能为上海抗疫工作贡献力量,与上海人民一起共度时艰。他紧急调动三菱商事的各种资源,发挥三菱商事作为日本综合商社的全球交易平台的供应链优势、跨境资源组织能力,联络境外供应商,第一时间完成20数万只医用口罩的海外调度,驰援上海的抗疫工作。
平井康光
在得知能够返回中国之后,平井康光勇敢 “逆行”,独自一人返回上海指挥复工复产工作,并向日本三菱商事的同事介绍上海在抗疫工作中的成就以及中国最真实的抗疫情况。他表示,必须要把真实的抗疫信息传达给全世界,在日本时他就与留在中国的友人与同事保持密切联系,把最新的疫情信息实时传播给全世界。
平井康光在返回上海后,又因工作原因返回过一次日本。在这期间,他一共接受了两次两周的集中隔离,五次核酸检测。他对于上海的隔离措施高度赞扬,“上海的机场和市区内的集中隔离设施工作做得十分到位,每次回到上海都没有给我留下不好的印象。机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做的十分简单易懂,彬彬有礼。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也十分有礼貌且高效。我认为这也是上海的优点之一,体现出了上海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不仅是外国人,上海全社会能够达成共识,共同对抗疫情,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上海的凝聚力”。
温故“创”新 为上海做贡献
受到新冠肺炎影响,很多企业的经营都受到了影响。在问及如何看待上海经济社会运行加速恢复时,平井康光表示,想要同时恢复经济和抗疫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需要有一套完整、临机应变的对策。而全球的经济市场都受到打击的现在,上海通过购物节、夜市、电商直播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推动经济恢复,平井康光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机会。
获奖感言
平井康光在获奖感言中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并稍作修改:“温故‘创’新”,他希望秉持三菱商事经营理念中所期奉公的精神不断为上海创造出新的贡献。三菱集团近年来不断在中国开展社会贡献活动。五年以来,三菱集团11家在华企业共同出资赞助,与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举办了五届 “三菱友谊杯”残疾人民间足球争霸赛;三菱商事资助天使知音沙龙,为自闭症青少年的康复、日常学习提供活动经费;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发放三菱商事奖学金,援助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成蹊大学的交换留学项目等。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和平井康光
平井康光在2014年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2017年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这次获得了“上海市荣誉市民”的称号。他认为,这些是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市民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多年来,平井积极投身上海各项经济、文化与社会交流活动,为这座城市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正如他曾说,日中关系无论在任何情况、任何领域都不能变得脆弱,推动两国经贸发展,是义不容辞的事。“今后也会在持续为上海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上,坚持例如日本商品中心的中日经济交流项目,持续发展在中国的业务。我们也要更加努力赶上中国的发展速度,与中国一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