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车市“回暖”下的智能化“金矿”

2020-10-26新闻11

车市回暖,正在持续提振产业链信心。

戴姆勒(Daimler)近日发布消息,第三季获利迅速回升,汽车销售复苏,加之成本削减,公司有信心预测其增长势头将持续到年底。

截至9月的第三季度,戴姆勒公司未计利息和税项前利润飙升至30.7亿欧元(36亿美元)。这一数据表现,也远远超过了市场预期。

"第三季表现非常强劲,进一步证明我们正走在正确道路上。"该公司首席财务官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预计,积极的势头将在第四季度继续。”

要知道,戴姆勒第二季度营运亏损16.8亿欧元(19.7亿美元),为了应对亏损,旗下梅赛德斯·奔驰已停止在美国生产轿车,转而专注于利润更高的SUV。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由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回暖,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全球共售出613,770辆汽车,同比增长3.9%,为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尤其是其在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累计销量同比下跌10.2%的情况下,在亚太地区前三季度累计售出746,603辆车,同比微增2.1%。

其中,第三季度奔驰在华共售出223,631辆汽车,同比增长23.4%,超越了去年同期创下的记录。

另一家豪华品牌——奥迪,同样是在前三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3.6%的情况下,实现在华销量同比增长1.7%。

宝马增速更快,第三季度在华销量同比增长31.1%,本季度业绩也是宝马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好的一次表现;前三季度在华销量增长6.4%。

其中,奥迪、奔驰前三季度国内累计上险量均进入前十品牌行列,名次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宝马虽未进入前十,但名次比去年提升3位。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7-9月)国内新车(自主及合资品牌乘用车)上险量为516.6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

这是中国车市年内首个季度正增长。不过,受到一季度疫情影响,今年1-9月(前三季度)新车(乘用车)上险量为1268.01万辆,同比上年同期下滑14.21%。

此外,市场份额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今年前三季度,上险量统计口径,排名前三十的品牌(合资及自主)市场份额为91.73%,同比上年增加1.31个百分点。其中,上险量累计超过10万辆的品牌,比去年增加2家。一、零部件公司“乐观”预期

终端汽车销量回暖,直接带动上游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上调今年四季度的业绩预期。

内饰及座舱供应商——佛吉亚公司披露,今年第三季度营收下降7%至39亿欧元(46.2亿美元),但仍优于预期,主要受中国市场强劲增长的推动。

与年初的悲观预测不同,佛吉亚CEO Patrick Koller表示,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下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仅下降中等个位数”。

为此,该公司上调了下半年的销售、盈利能力和净现金流预期。要知道,其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9.7%,二季度更是直接腰斩(同比下降50%)。

9月份成为转折点。佛吉亚9月份的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2%。“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将出现强劲反弹,尽管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Patrick Koller表示。

另一家零部件制造商Veoneer披露,今年四季度公司的销售将恢复有机增长。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营业亏损1.03亿美元,但好于上年同期(亏损1.22亿美元)。

戴姆勒是该公司的大客户之一,主营业务聚焦雷达、视觉系统和驾驶辅助软件制造商的Veoneer表示,对第四季度持谨慎乐观态度,“10月以来,市场需求强劲,尤其是在中国。”

不过,一些巨头仍在加紧内部业务重组,以尽量降低成本,应对新技术转型带来的市场新机会。

大陆集团首席执行官Elmar Degenhart近日透露,该公司计划出售部分汽车业务,包括动力总成部门Vitesco Technologies和橡胶部门ContiTech的部分业务。

今年4月,大陆集团以经济不确定性为由,推迟了Vitesco的上市计划。该供应商的目标是在更深层次的重组中每年至少削减10亿欧元(12亿美元)的成本。

与此同时,大陆集团正在向汽车电子、传感器、移动和软件等方向进行业务和人员重组。由于重组费用持续增加,该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将继续亏损。

该公司甚至警告称,随着其全面改革,其利润和收入将在2020年下降,同时部分原因是来自亚洲对手在欧洲的竞争。

博世则是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预计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长期增长,尽管增速有所放缓。”在博世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徐大全看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现在仍然是最大的市场。

同时,该公司还在加大与中国本土互联网巨头的深度合作。比如,博世中国和腾讯将围绕移动出行领域的数字化业务展开合作,包括为整车厂打造领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发掘数据价值为汽车行业和消费者提供智能车载服务、内容服务、自动驾驶等增值服务;共同探索创新技术和业务模式。二、传感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在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厂商重点布局的智能化、网联化方面,中国市场的表现,更加增强了产业链信心。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在智能驾驶前装(标配)搭载率方面,今年9月ADAS(L0-L2级)搭载上险量为71.94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68.93%;当月前装标配搭载率为37.52%,同比上年增加超过12个百分点。

今年1-9月ADAS(L0-L2级)搭载上险量为468.43万辆,同比增长58.59%;1-9月搭载率为36.94%,同比上年增加近17个百分点。

在具体ADAS等级搭载方面,今年1月以来,L1/L2搭载量除2月份因疫情/春节原因下滑,此后在上半年基本上恢复至1月份水平。9月,L1/L2当月新车搭载量创下年内单月新高。

尽管自动驾驶还有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兑现,但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大新车的传感器、芯片等等硬件的配置数量和性能。

如今,从单个传感器或激活这些传感器所需的软件,到集成多个摄像头、雷达等不同传感器的完整系统等各种服务正在成为市场的“金矿”。

法雷奥公司相关负责人此前透露,该公司预计车载传感器的总体市场规模为每年100亿至120亿欧元,到2030年,这个数字还将上升至每年350亿至400亿欧元。

以该公司为例,传感器在其2019年180亿美元的全球汽车业务销售额中占了大约20%。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泊车。从早期4颗超声波,到如今12颗超声波加上4颗摄像头,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传感器融合方案。

此外,一些过去价格高昂的传感器,比如激光雷达,也正在成为新车量产的配置之一。从早期的奥迪A8开始,沃尔沃、宝马、奔驰等品牌都在积极导入。

按照采埃孚全球高级副总裁Aine Denari的预测,到2030年,ADAS市场总额将从2022年的80亿美元增长到200亿美元。

“我们期望传感器在车辆的各个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ADAS功能上,多年来我们看到安装率一直在上升。”博世驾驶辅助系统业务部门高级副总裁Thomas Irawan表示。

过去几年,博世已经在全球销售了超过7亿个用于驾驶辅助系统的传感器。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博世在这一领域的销量翻了一番。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6月国内新车(自主+合资品牌)搭载前向77GHz雷达201.65万颗,同比增长29.36%。

由于盲区监测、并线辅助功能搭载率上升,前装角雷达市场进入爆发增长期,1-6月新车搭载量为148.19万个,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50.99%。

如今,各国的安全法规和NCAP评级,以及消费者对于安全驾驶的需求,都在要求新车越来越多地使用基于传感器的主动安全及辅助驾驶系统。

“当然,由于市场仍处于变化期,一些已经定点的车型项目是否会如期搭载传感器及相应功能还有待确认。”Aine Denari表示,但从大的市场走向来看,不会有太大的变数。

事实上,可能的障碍,来自于高级别ADAS功能的开发和验证成本,这意味着产业链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

“降低开发时间和成本,同时提高功能渗透率,是最大的难题。”一些行业人士表示,ADAS级别越高,企业就越注重投资回报(也是利润主要来源)。

#智能汽车#奔驰#宝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