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经筳制度:被誉为古代的帝王之术,康熙之后为何却不受重视了?

2020-10-26新闻8

古代的帝王,除了每天上朝之外,还会举办御前讲座,这种制度就是叫做经筳制度。经筳制度从宋朝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灭亡,成为一种定制,可以看做是一种帝王之学。

帝王主持御前讲座的例子,早在汉朝就开始萌芽,一直到宋朝成为定制,逐渐发展完善。这对于学术与思想的兴盛创造了条件。经筳制度自宋朝创始

早在宋朝以前的帝王之学,称之为是“讲筳”制度,通常是讲述佛经还有儒家经典。到了宋朝之后,就将佛经排除在外,只讲儒家经典,而原来的“讲筳”也改为“经筳”。汉宣帝时期就曾命人在石渠阁讲经。唐朝的玄宗在位时期,也有在集贤苑讲儒家经典的习惯。

经筳为什么在前代形成制度,而非前代呢?这与宋朝时期学术文化的空前繁荣有关。宋朝的儒学大师朱熹就曾感叹宋朝文化的繁荣:“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不仅官学兴盛,而民间的学术文化也空前繁荣,书院文化繁荣的同时,带动了学术的交流。

宋朝推行的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就是国策,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开国皇帝赵匡胤就开设经筳,宋真宗时期,经筳制度开始成为定制,还设置了经筳的相关官职。到了宋仁宗时期,经筳制度最为繁荣。

宋代的经筳制度完备,设置专门的官职。负责开设讲座的主要是翰林侍读学士、天章阁侍讲。除此之外,还规定了具体要讲授的内容,一般是儒家的经典,还有《史记》这些史学经典。还规定了具体开设讲座的时间,地点一般是在延右阁、迩英阁。

宋代的皇帝对此特别重视,往往是聘用当时最著名的学术大家来开设讲座。宋仁宗在位期间,著名的学术大家,诸如欧阳修、晏殊、胡媛等,在这之后还有司马光、苏轼等人,放到现在也是妥妥的学术天团。

当时经筳中著名的讲官范祖禹,就曾为宋哲宗编写了一本《帝学》的书,这也是经筳制度发展的产物。在南宋时期的一位儒家的学者,编写了一部名为《大学衍义》的书,也是对帝王之学的论述。这也是经筳制度发展下的产物。

明朝对经筳制度额完善

经筳制度到了明朝依然在继续沿用,这也要归功于宋朝时期的发展。明太宗朱元璋,就对儒家的文化非常推崇,但是他并没有将经筳制度认真推行,也没有固定的制度。

一直到洪武15年的时候,一位名为史桂彦的大臣对此非常重视,提出要将经筳制度重视起来。他要求将这项制度规范化,在每个月的初一,每个月的中旬讲学,但是朱元璋并没有将其采纳。

但是过了三年之后,朱元璋又重新恢复了经筳的“翰林侍读学士”的官职,这也为明朝经筳制度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直到明英宗时期,经筳制度才重新恢复过来,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由于明英宗登基的时候,年纪还尚小,为了控制明朝君权的膨胀,就以此来约束皇权。而负责经筳的官员也间接的成为皇帝的老师。

当时经筳制度与宋朝也有不同,就从相关的官员上看,配置了知经筳事作为最高的官职,由当时最高的内阁管控,而同知经筳事是协助官员。负责讲授的官员则成为是经筳官,万历时改为是“经筳讲官”。

明朝时期的经筳制度下,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经筳讲读,还有一种名为日讲的习惯。经筳讲学成为了一种固定的仪式,并没有特定的作用,而真正发挥作用的就是“日讲”,真正起到了帝王之学的作用。

明朝时期的日讲规定,是分为是春讲和秋讲。春讲是从每年的2月份直到五月份,而秋讲是从每年的8月22一直到10月2日。而经筳则作为一种仪式,也被称为是“月讲”。一般是在每个月的初2举行。

月讲非常隆重,尤其是新的皇帝继位之后,每年的2月初2的这次讲学最为隆重,凡是与经筳有关的官员都要参加。在经筳结束之后,参加的大臣就会到达宫里的做顺们的光禄寺吃饭。

这种经筳制度,一般讲的就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负责讲读的官员,也仅仅是按照原先准备好的讲稿,照本宣科的讲一番,而参加经筳的皇帝,并不会从中学到知识。这种制度庄严、郑重,成为定制。

而日讲就比较随意,一般是在文华殿中举行。时间上也不固定,万历皇帝在位时期,张居正为内阁大臣,也是皇帝的贴身老师,万历的功课一直到年末都不停歇,而经筳也是必备的功课。

清朝时期的经筳,怎么衰落了?

清朝成立之后,经筳制度也开始举办,举办的时间也是在分为春秋两个时间段。虽然按照规定,春季的经筳事在2月份,秋季的经筳在8月份,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也有提前举办或者是往后推延的状况。

除了重要的经筳之外,明朝沿袭下来的日讲也有推行,直到康熙年间,基本上就消失了。而皇帝能够坚持每年的春秋两季坚持举办,也是一种奇迹了。

像精力旺盛的康熙皇帝就是一个坚持达人,一直坚持了20多年。乾隆皇帝之后,有的皇帝通常是一年举办一季,遇到特殊情况,皇帝甚至一年也不会举办一次。

为什么经常停办呢?理由也是很多,一般是新的皇帝上任之后,要为去世的皇帝守丧。或者说是皇太后去世,也会停止举办。像国家遇到灾荒,也就没有心思举办,像康熙18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地震,也停止举办。

当然,一些比较没有说服力的原因也有,那么就是康熙、乾隆出巡,正好不在京。到了同治年间,经筳根本就没有在举办。有学者统计,清朝时期举办经筳次数共计187次,光是康熙皇帝,就占了三分之一。

清朝时期的经筳的地点有所变化,清朝开国到康熙24年,大抵是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中举行。此后都是转移在文华殿中举行。而负责经筳的官员,也不像宋明时期有专职人员,基本上就是让大学士、尚书这些官员充任。

而在讲授内容上也同明朝一样,讲读四书五经。官员要讲授什么,一般是由皇帝事先规定。乾隆时期,有了一项比较人性化的制度,在讲授完之后,还会发表自己的想法。像雍正、乾隆这两位比较自恋的皇帝,自然就会借此显示一下自己的博学。

因此,经筳制度作为一种皇帝必修的科目,从宋朝开始推行,大抵上是明朝发展完善,清朝虽然也存在,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并且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这对于提升皇帝的修养来说,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康熙#诸子百家#朱元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