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317 年,秦国大败韩国。而楚国作为邻国,陷入巨大危机之中,这场危机急需一个破局之策。
史书记载,秦军在修鱼斩首韩军八万余人。这个数字让本就不大的韩国陷入颓势,秦国这位邻居实在不好惹。
韩国宰相公仲在关键时刻为韩王献策:现在的形势,如果再推行公孙衍的合纵伐秦政策实在是不可靠了。韩国距离秦国最近,随时要接受秦国的怒火。不如向秦国献城,提议与秦国联盟伐楚。这样不但可以解围,还能转移秦国的注意力。
楚国、韩国、秦国是邻居,韩国这样投敌卖友的行为让楚国陷入巨大危机。楚王听闻此事,吓的夜不能寐,速喊陈轸商量。
陈轸是原来在秦国,后来被张仪挤走,投靠了楚国,其实他也是非常有才能的谋士。
陈轸为楚王献上了一个破局的妙计。
首先楚国立刻加强全国戒备,征辟军队步卒,准备战争。然后派战车布满道路,一副开战姿态。随后派使者带重礼出使韩国。
使者对韩王说:楚国虽然不大,但是我们已经全国做好战争准备。韩国请继续与秦国交战,楚国援军马上就到,楚国韩国一定同生共死。
如果韩国真的继续跟秦国交战,秦国肯定会继续攻打韩国,秦国的怒火集中在韩国的时候,楚国就能规避危险了。
如果韩国继续跟秦国求和,也没有关系。韩王打心底肯定记着楚国的援助之心,定会感恩戴德。即使秦、韩两国一起攻楚,韩国也会不用全力。韩国的退却和迟疑会引起秦国的不满,从而离间两国的关系。
这样,不论韩国如何做,对楚国都是有利的。
楚王觉得可行,依照计策行事。
而使者到达韩国后,韩惠文听说楚国全国动员要来支援,十分感动。他立刻下令停止向秦求和。
这时,公仲力劝韩王:千万不要这么做。秦国已经凭实力大败韩国,楚国呢?只是虚张声势的要来支援。大王不要因为虚张声势就轻信,这会让别人耻笑你的。况且,韩国、楚国并不是盟友,也没有早就说好的盟约。现在听说我们要联合秦国,他才派人来说支援,之前为什么没有来呢?肯定是他们的离间之计。
现在韩国已经向秦国求和,如果出尔反尔必定让秦国暴怒,后果不堪想象。
韩王不听公仲的建议,取消了求和。秦国果然很生气,又派更多的军队攻伐韩国。让韩王深信不疑、期待已久的楚国援军最终也没有来,导致了又一次大败。
公仲和陈轸的计策都是非常漂亮的。
公仲对于韩国的困境用了一招“移花接木”。作为小国,韩国当时这种做法其实是正确的,也毋庸置疑的。韩国地处秦国、魏国、赵国、楚国的夹缝中,地方小而士兵少,这几个邻居都是不好惹的。不论其他诸侯国如何动作,韩国不但要忌讳秦国,还要时刻面临秦国的袭扰。而向秦国求和,转移攻击力是暂时性的好办法。当然这种地缘战略从长远看,秦国早晚都要灭韩,时间只是早晚的问题。
后来韩王要转变主意,公仲又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是无奈韩王的心太软了。
而楚国陈轸的计策同样有报复韩国之嫌。韩国的“移花接木”让楚国平白受了冤枉之灾,只能再用“离间”计给予其反制。
反制的结果是楚国暂时安全了,但是却害的韩国苦不堪言。
但是从大局上看,从秦国的角度看呢?
当局者迷。
就在韩国和楚国相互指责,相互陷害的时候,秦国的军队仍然在不断的进攻。
秦国的目的就是不断蚕食其他国家,不论是吃韩国的城邑,还是吞楚国的土地,他都是开心的。所以不论韩国和楚国如何用“妙计”破局,结果都没什么区别。在秦王和张仪看来,这只是一个先打韩国还是先打楚国的问题。
反正六国不和,只知道自保,先打谁都一样!
韩国和楚国太有局限性了,这不是陈轸和公仲可以左右的事。就算他们可以站到大局来看问题,但是仍然不可能让韩王和楚王做那个艰难的决定。
如果韩王可以在早期就投降附属秦国,举国搬迁到秦国西侧,那么韩国也许可以世代为秦国的侯王,保留自己的宗族和子民。而韩国的土地城市扔给秦国士兵去防守,可以避免永无宁日的觊觎。
但是韩王舍弃不了。
如果楚王可以真心对其他国家相救,真正形成一个防御联盟。以秦国的战力,不会轻易攻破。这就不会出现秦国依靠六国的不和睦,而对他们各个击破了。
但是,楚王的心里没有大局。
陈轸和公仲的计策确实短时间内解决了危机,可是危机还会不断出现,这只是“坐井观天”的计策。
他们看不到的大局是:只要秦国存在,秦王就不会放过六国。
所以,总是用小聪明来解决一时的困难,即使伤害他人也在所不惜的人,在大局上已经处于必败之地了,而他的结局也注定是痛苦的。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说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