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这些古人说话非常有技巧,值得我们在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学习

2020-10-26新闻10

人一旦过了40岁,就应该学会好好说话了,毕竟40年的春秋岁月,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培育好人格与品行。该怎么说话能够句句直入人心?应该从三个方面上下功夫。至于这三方面功夫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生一旦到了40岁,也就到了不惑之年,品格与修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沉淀,心态也会较以前更加平稳。所谓的“不惑”,正是人们对于自己人生的思考,可能充满了些许的迷茫,却又似乎看到了终点的光明。但是该如何更好把握40岁的年纪呢?首先最应该学会“好好说话”。

人类之所以会快速发展,语言交流占据重要的作用,人们相互之间表达情感,需要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从而了解对方的想法。毫无疑问,一位具有优秀口才的人,完全可以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也能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在生意场上,能够与生意伙伴进行沟通,也离不开一张巧嘴。所以人到40岁,需要把嘴“张开”,沉默不是金。

该如何好好说话?古代先贤们早就给我们提出了几个理论性的建议。比如“还没有取得对方信任就贸然提意见,必然会被认为是毁谤”、“该讲话的时候,讲话恰到好处,这就是智慧,不该讲话的时候则保持沉默,这也是智慧”、“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耳目不专注,精神不集中,这时候,就不要向他讲什么有价值的话”。总结起来共有四点,首先是要看对方的脸色说话。其次是探查对方的态度,再提出一些深层次的意见。再次是该讲话的需要讲明,一些不该讲的话,千万不要讲。最后就是在对方心不在焉之时,一些较为重要的话就不能再说了。

一、如何看对方脸色讲话

看人脸色说话,是一门重要的功课,人家不高兴,自然不能说笑话。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是真正的掌权者,而她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则是老佛爷身边最得宠的红人。“宰相门前三品官”,李莲英终日侍奉慈禧太后,说话分量自然十足,所以也在宫中得到了不少官员的奉承。李莲英贪财,是当时早已经公开的秘密,凡是为李莲英送礼的大臣,几乎都办成了大事。

李莲英之所以如此得宠,正是因为他有一个“绝活”,就是“看主人脸色讲话”。慈禧太后喜怒无常,在她高兴的时候,李莲英往往都会奉承几句,哄得慈禧太后眉开眼笑。在慈禧太后不开心的时候,李莲英就要小心翼翼的伺候,不敢乱说话触怒权威。与此同时,李莲英还与大臣们串通一气,专挑老佛爷高兴的时候觐见奏事,反之则一律被李莲英挡在门外,不许触老佛爷的霉头。李莲英“看脸色说话”的功夫,着实是练到家了。

二、试探对方的态度,再提意见

我们要明白对方的态度,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劝说,而如何才能知道对方的底蕴,这个是需要技巧的。

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来到韩国时,受到了韩王的接见,但此时他初来乍到,不敢与韩王说得太多,生怕忤逆了韩王的意图。韩王曾问申不害自己应该与哪国结盟?申不害回答说:“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请允许我深思熟虑之后再回答”。申不害回到驿馆,私下对赵卓与韩晁说:“你们二位先生都是能言善辩之士,但作为君主的臣子,所说何必都与君主意见相同?只要尽自己的忠心就行了”。听完这些话,二人果然纷纷向韩王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此期间,申不害对韩王的面部表情进行观察,终于知道了对方的喜恶,这才向韩王进言,令韩王感到非常满意。申不害巧妙地抓住了对方心理,果然一击必中。

3、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要讲

哪句话该讲,哪句话不该讲,这事堪称是一门学问。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绝对办不到。

郑国的郑武公准备讨伐胡人,但是他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胡人的首领,并故意问群臣说:“我想动用军队进行战争,大家说哪个国家最应该被讨伐?”。此时有一位名叫关其思的臣子站起来说道:“境外胡人可以作为首要讨伐对象”。郑武公听罢大怒,随即说道:“胡人,乃是兄弟般的邻邦,你却说可以讨伐,是什么意思?”,于是下令将关思其斩首。此事过后,胡人头领听说此事十分感动,果然认为郑国是自己亲近的邻邦,从而放松警惕而不再防备郑国。谁知没多久,郑国的军队就对胡人发动了突然袭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了他们的国家。郑武公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关思其的脑袋却丢了,正是因为他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四、对方心不在焉,就不要说重要的话

如果对方对我说的话心不在焉,这就是说明对方根本没有重视我,这时候,就不能和其谈重要的事情。

三国时期,西川刺史刘璋听说张鲁来犯,自知不敌,于是准备请求外方协助。刘璋属下张松自告奋勇,准备前去许都说服曹操攻打汉中张鲁,解益州之围。张松绘制了一张西川的地图,准备将其献给曹操,如此一来,曹操大军就会一路直奔西川。但是曹操本人对张松十分不待见,认为其本人相貌猥琐,为人高傲。张松虽然夸夸其谈,曹操却眼皮都不抬一下,令其感到十分挫败,他自然而然的也就没有向曹操透露献图一事。张松在归川的路上越想越气,转而投向刘备,受到了相当丰厚的优待,感动之余,才将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张松十分明事理,因为他知道,曹操对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即使献上西川图,也只是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所以才会保持沉默,继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人过40岁,需要懂得很多道理,也应该明白许多事情,但最重要的,依然还是学会好好说话。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曾说过:“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牢牢掌握以上四点,学会好好说话,如此才能无往不胜,最终走向成功。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太监#慈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