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系列之21,汉代名将之陈汤的故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在中国汉文化中流传甚广,大部分人都知道,大家也都知道这是指汉朝和匈奴做战时说出的一句话,说到和匈奴做战,大家想到的多是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却不知,真正的说出这句话的,是几十年后的一个并不出名的大将,陈汤。而且陈汤同样为汉庭打下了几十年的平安。
一个并不完美的开始
陈汤,大约出生于公元前80年到公元前70年之间,字子公,山阳郡瑕丘县(今山东兖州市)人。
陈汤的家庭出身,并不怎么样,史书记载:
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说陈汤,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书,知识很渊博,通达事理,文彩还不错。但可惜的是,家里很穷,常常靠乞讨,借贷而生活。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因为家穷,陈汤少年时,也做了一些没有节操的事情。所以,在当地,名声并不太好。
长大后的陈汤,来到了长安,成了一个京漂,以求谋取个职位。不过好的一点是,他谋得了一个太官献食丞的小官。
这其间,陈汤和张勃交往比较多。因此,在汉宣帝刘询死后,汉元帝刘奭即位后的人才征召过程中,张勃举荐了陈汤,陈汤于是就非常幸运的获得了一个即将到来的了荣升的机会。可惜的是,就在等待升官的时候,他确碰到了一件糟心事,他的父亲这时病逝了。
之前说过,陈汤年轻时虽然学识丰富,但因为家贫,做事却经常不走正道,没有节操。就这样,一心求官的陈汤,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回家奔丧,仍然在呆在长安等待升官。
他的这个行为,在当时的汉朝,是极大的不允许,当时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举孝廉,第一看中的就是孝。而父死回家奔丧, 是最基础的孝道。
因此,马上,陈汤就被人检举不孝。因此被拘捕关到了监狱。
陈汤的不孝行为,也连累了举荐他的张勃,张勃被朝廷谴责,削减食邑。张勃也就在这个时间去世,谥号竟然是“缪”,这可是一个恶谥。
陈汤矫诏征匈奴,一次职场豪赌,赌赢了战争,但却博输了人生
又几年后,人们已经渐渐的忘记了陈汤不孝的事情。因为陈汤有能力,写文章也好,所以再次有人大力推荐陈汤。就这样,陈汤终被任为郎官(宫廷侍卫)。
陈汤呢,还主动请缨去做那个艰苦的外交工作,出使西域。于是,几年后,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陈汤就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校尉(正职,相当于地方军政最高长官,如现在的军区司令)甘延寿一起奉命出使西域。
此时的西域以及匈奴,经过卫青,霍去病以及后来的赵充国不倦的征伐以后,已经日渐凋零,匈奴内部分化,分成了两部,呼韩邪单于率领下的南匈奴开始归附汉朝,郅支单于在汉庭与南匈奴的联合打击下,率领的北匈奴向西游荡,到了康居国(西域国名,今新疆北境至俄领中亚)。
郅支单于到了康居以后、远离汉境,郅支单于马上又得瑟了起来,匈奴善战的本性显现,数击乌孙(新疆伊犁地区),杀掠人口、驱抢畜产,一时横行西域。
汉朝三次派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臣谷吉等人的尸体(郅支单于向西逃跑前曾捉住汉使,羞辱后杀死),他不但不给,还戏虐般的说:“这里住的不是很好,我也想归附于强汉,把儿子派过去作人质呢!
居困厄,愿归计强汉,遣子入侍!---出自《汉书》
一代名将陈汤,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场了。他决心依靠自己的能力,征服匈奴,为自己挣得功名。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陈汤深感局势不容乐观,心中暗暗定下战斗决心:对郅支单于之战宜早不宜迟,与其养虎为患,不如先发制敌。于是,一个押上自己前程与性命的豪赌计划,被他搬到了前台。
陈汤和甘延寿商量,快刀斩乱麻,想要尽快出兵,征服郅支。但甘延寿认为出兵这种大事,是要向朝廷请命的,否则私自出兵,这不成了反叛了吗。
但是陈汤又认为,一是离长安太远,来回文书不便。二是当下的朝廷,议事过程太慢,等到命令来了,都晚了。
于是,趁着甘延寿生病的期间,陈汤假托朝廷的命令,调动了西域几个国家的军队以及西汉在当地的屯兵,总共四万多人,分成六队远征郅支单于。甘延寿知道后,惊慌地爬起床,打算阻止他。但箭在弦上的陈汤不听,按住剑叱责甘延寿说:“部队已经集合了,你想坏大家的事么?”甘延寿无奈于是只好任由陈汤出兵。
当陈汤“多国部队”从天而降般地出现在眼皮底下时,郅支单于似乎一直蒙在鼓里。面对大军压境,他遣使来问:“汉兵来这里干什么?”
汉军的回答十分有趣,你不是说你想归汉吗,我们现在派人来迎你了,咱走吧。
单于您曾上书言居困厄,愿归顺强汉、身入朝见。天子可怜您放弃大国、屈居康居,故使都护将军来迎。出自汉书。
双方交涉了好几通外交辞令,战幕随即正式拉开。
陈汤率领的联军挺进到都赖水(今哈萨克斯坦塔拉斯河)畔,在致支城城三里处扎阵。
致支单于所在的致支城,只有三千兵力,陈汤的联军有绝对的优势。在联军的箭雨中,守军渐渐不支,纷纷中箭倒下,郅支单于也被一箭正中鼻子,受创严重。被迫撤回城内,其妻妾多人中箭死亡,木城上的匈奴守军溃败,联军趁机纵火焚烧。
入夜,数百骑匈奴禁不住大火灼烧,趁黑夜逃突围,遭到迎头射杀,箭如雨下,全部被歼。午夜过后,木城全毁,匈奴守军退入土城死守,联军破城在望,双方进入攻城的关键时刻。
不过,此时却来了一支匈奴的援军,一万多的康居骑兵突然出现杀出发,他们分成十余队,每队一千余人,奔驰号叫,跟城上的匈奴守军互相呼应,对汉军形成反包围态势,并乘天黑向联军阵地进攻。
但联军在陈汤的指挥下攻防有序,面对康居骑兵多次冲击,阵地巍然不动。
黎明时分,单于城四面火起,联军士气大振,大喊登城,锣声、鼓声、喊杀声惊天动地。汉军举盾堆土,破城而入,城外康居兵见势不好、迅速逃遁。郅支单于抵挡不住,率领百余人且战且退,退进王宫负隅顽抗。汉军借助火攻勇猛进击,一举格杀郅支单于,斩首成功。此战共斩单于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多级,生俘一百四十五人,投降者一千多人,斩获颇封、全胜凯旋。
公元前35年正月,北匈奴郅支单于的人头被快马送至汉朝首都长安,陈汤顺便也给汉元帝发去那封流传千古、扬眉吐气的疏奏: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就这么被提了出来,成为后世的千古名句。
陈汤豪赌一场,矫诏出兵,其实就是一场把自己的生命押上的豪赌,并且,这个赌局,无论结果如何,对自己都不利。赌输了,矫诏加上失败,朝廷必罚,死罪难免。即使赢了,既使这场胜利用朝廷,对后世都有无法比拟的好处,但朝廷也极可能因为矫诏而不予奖励,甚至给予处罚。
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应该想到这样一个场景,李云龙正面战场未按总部命令突围而是采用了反包围的强攻手段,虽然赢了,但是却被从团长的职务上撸了下来去到了被服厂当厂长。
和李云龙面临的情形一样,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部分人认为陈汤有叛乱的嫌疑,应该诛杀。还有一部分人觉得结果是好的,并且陈汤一举解决了百年来的匈奴祸患,应予表彰。
也幸亏陈汤写得一手好文章,有了这句千古名言垫底,才避免了自己的杀身之祸。最后,还算是明白人的汉元帝看到陈汤那慷慨的表秦后,也认可了陈汤的作法,他认为陈汤合理的利用了时机,征讨郅支单于,并获胜,其间还没有动用国家的兵源和贮藏,这都是大功劳,因此,赦免了陈汤,甘延寿矫诏之罪,不予追究。给了他们一些安慰性的封赏,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给陈汤关内侯的爵位,每人赐给食邑三百户,再赐给黄金一百斤。授任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起起伏伏的人生
不久后,汉元帝去世,汉成帝即位,丞相匡衡又来发难,旧事重提,说陈汤不适合当官,陈汤被免官。
后来陈汤为了立功,上书说康居王送来侍奉皇帝的儿子并不是王子。结果经过查实,确实是王子。陈汤有诬告之罪,被关进监狱差点处死。幸得太中大夫谷永上奏书为陈汤辩冤,汉成帝考虑陈汤诛杀匈奴单于有功,就放出了陈汤,取消他的爵位而成为普通士兵。
几年后,西域都护段会宗受到乌孙兵马的围攻,段会宗派人请求朝廷尽快发兵援救。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官讨论数日仍无结果。王凤向成帝建议,请陈汤来帮助策划。
成帝立即召见陈汤。陈汤早在攻击郅支时中风,风湿病而导致两臂不能屈伸,因此入见皇帝时,皇帝先下诏不用行跪拜之礼,让他看段会宗写回来的紧急求救奏书。
陈汤推辞,说现在的丞相,九卿都是贤明之人,他们应该可以,我都病了,我不行啊。
汉成帝听出他话中有怨气,便说:”国家遇到了紧急的情况,你不要推辞!”
陈汤又说:“臣以为此必无可忧也。”
成帝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回答说:“一般情况下,五个胡兵相当于一个汉兵,因为他们的兵器原始笨重,弓箭也不锋利。如今他们也学汉兵的制作技巧,有了较好的刀、箭,但仍然可以三比一来计算战斗力。现在围攻会宗的乌孙兵马不足以战胜会宗,因此陛下尽管放心。即使发兵去救,轻骑平均每天可走五十里,重骑平均才三十里,根本不是救急之兵。”
陈汤知道乌孙之军皆乌合之众,不能持久进攻,因此他推算了日期后说:“现在那里的包围已经解除。不出五天,会有好消息的。”过了四天果然军书报回,说乌孙兵已解围而去。
大将军王凤通过这件事深感陈汤经验丰富,大有用处,于是奏请皇帝启用陈汤,任他为从事中郎,军事上的大事都请他做出决断。陈汤严明法令,采纳众人的意见办事,颇有将帅风范。但他又经常接受人贿赂的金钱,最终因此被其他官员向不断告发,最终身败名裂。
晚年光景,英雄迟暮
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陈汤,老了只是想求在长安安居。不料却在风烛残年因言获罪,被王商告发他惑乱群众,因此又被流放到了敦煌边塞偏远之地。
然而陈汤沦落到这等地步,他在敦煌仍然不安分,也没法安分,关键是他的名气大,往来的西域各国君长、王公、贵人、行商、游侠、军吏、使者,反正黑白两道什么乱七八糟的胡人都会跑去他那围观,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严重影响地方秩序与国际形象,搞得郡县官员们很头痛。于是没几年敦煌太守就受不了了,无奈只好向朝廷上奏道:“汤前亲诛郅支单于,威行外国,不宜近边塞。”
此时成帝已经去世,汉哀帝刘欣即位,他看到奏书后哭笑不得:先帝本来是想让边塞长官来约束陈汤的,没想到这事儿的影响竟有这么大。实在没辙就让他去安定郡吧,那里胡人少些。
时过境迁,哀帝也不想再追究陈汤的罪过,何况陈汤的问题主要是大司马王商要整他,而王商早已已以在数年前去世,当前的大司马王莽还是陈汤的好朋友,为陈汤说了不少好话,于是哀帝就大发慈悲,赦免了陈汤之罪,放他回长安养老。
不久,随着哀帝政权逐渐稳固,大司马王莽又被遣回封地,新的外戚傅氏、丁氏相继上台。
陈汤在朝中再无靠山,垂垂老矣,风湿病也越来越严重,几至无法行走,他名声再大,最后也只能苟延残喘罢了。
又过了几年,公元前6年,陈汤病死长安,结束了自己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
陈汤的前半生穷困潦倒,而后半生坎坷落魄,只有中间在西域的那几年无比辉煌,率领四万联军诛杀匈奴单于的一夜更是光华绝世。如此人生,也不知悲剧,喜剧,还是一个玩笑。
陈汤功劳是毋庸置疑的,可惜为人缺点较多,尤其贪污严重,所以在后世并不出名。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可以说,比他这个人都要有名。这句话不仅名留青史,而且一直流传两千年。直到现在。到了后世,因为汉朝已经灭亡,所以人们借用这句名言时,常常把其中的“明汉”改为自己的国家名。2015年上映的电影《战狼》,曾有一句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也是由此改编而来。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十七史百将传》等。
清林剑客聊古代名将,为你讲述古代200位名将的故事。
关注我,与你分享更多值得沉思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