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1944年南方集团军群战斗序列 1944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存在哪些致命弱点?

2020-07-21知识14

纳粹德国二战时候的战斗序列表 德国东线总司令部1939年10月3日在波兰组建,负责“保卫德国的东方领土以对付苏联可能发动的突然袭击”,下辖德国第三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共计30个师。10月8日,上述三个集团军分别改称北部边境地段司令部、中央边境地段司令部和南部边境地段司令部。1940年7月,该部下辖德国第十八集团军、第二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1940与1941年之交,该总司令部解散。历任东线总司令为格尔德?冯?伦德斯泰特和费多尔?冯?博克。德国西北总司令部1945年4月6日组建,负责指挥与控制驻荷兰和德国西北部的德国第一伞兵集团军、第二十五集团军残部以及海军与空军部队。1945年5月,该总司令部率部投降。西北总司令为恩斯特?布施。参见“德国H集团军群”。德国南线总司令部亦称德国西南总司令部。1941年底组建,负责组织指挥在意大利和北非的德军部队。1943年8月,该总司令部所辖部队包括隆美尔指挥的驻意大利的德国B集团军群、胡贝指挥的驻西西里的德军部队以及驻中意大利、撤丁岛和科西嘉的德军部队。1944年5日,指挥意大利战场的德国第十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以及驻在北意大利的赞根战役集群。1945年4月,负责指挥德国G集团军群、C集团军群和E集团军群。1945年5月,该总。德国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是怎么灭亡的? 北方集团军群围困列宁格勒后期被列宁格勒方面军反攻一直被打退到立陶宛库尔兰半岛,最后被围困在那里直到战争结束;中央集团军群,通过在白俄罗斯的巴格拉基昂的几次斯大林突击,已经全军覆没不复存在;而南方集团军群从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开始,后来到库尔斯克大会战,克里米亚战役,哈尔科夫战役,乌克兰战役等等,通过这些战役,南方集团军群基本不复存在德国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哪个集团军群战斗力强?为什么?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共有29个师,中央集团军群编成内共有51个师,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有63个师,同时南方集团军群还指挥着36万罗马尼亚军队、44000人的匈牙利军队和稍后抵达到6万多意大利军队,从总兵力来看,貌似是南方集团军群实力最为雄厚,其实不然,因为提问的是关于部队战斗力的强弱。(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包克)纳粹德军对苏战争的第一阶段之所以势如破竹,主要凭借的是闪电突击和素质优良,而不是依靠兵力优势,战争初期德军投入的兵力约为320万地面部队,与苏联西部各边境军区的兵力(290余万)相差无几,而若加上苏军布署在纵深的预备队,其实总兵力反而处于劣势。因此德军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装甲部队和空军的使用上。显然里布元帅的北方集团军群可以“出局”了,他的任务只是在从东普鲁士出发经过白俄罗斯若干地区,在大约47万芬兰军队的协同下占领列宁格勒,是三路德军中实力最小的战役集团。我们主要比较的是包克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和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第4集团军司令克鲁格)中央集团军群拥有最强大的装甲部队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德军投入的四个装甲军团(集群)中,有两个被划归中央集团军群作战序列。1944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存在哪些致命弱点? 1944年夏季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岌岌可危,苏军即将投入4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力发起著名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意图全歼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并没有发现苏军的战略企图,错误的判断苏军的进攻将会在南方发起,不仅没有大大加强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反而抽调了该集团军群许多部队派往了南方,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被大大削弱了,最终导致了一场大灾难。中央集团军群大体存在以下几个严重问题:兵力不足:中央集团军群在5月份拥有42个步兵师(包括5个匈牙利师)、3.5个装甲师、2.5个装甲掷弹兵师和5个配备轻武器、执行反游击任务的保安师。不久便抽调出了2个装甲师在内的6个师转隶于北乌克兰集团军群,而中央集团军群却并没有选择收缩防线(希特勒不允许)以加强防御,实质上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能力大大削弱了。在长达1100公里的防线上,德军的步兵力量过于稀疏,射程有限的师属炮兵也无法通过集中火力以弥补步兵的不足,反坦克防御也非常薄弱。如第4集团军的防区,每千米正面只有119名作战士兵、2.1门野战和重型火炮、不到1辆突击炮。防御纵深太浅: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纵深非常浅,主防御阵地的深度一般只有5-6千米,几乎没有战术纵深,在战役层级也根本没有纵深。战功赫赫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为何在1944年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 创建于1941年6月的中央集团军群,是二战时期,德国防军在东线苏德战场上部署的三个主要的集团军群之一,参与了除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外的大部分决定性战役,在1944年苏军发动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中,中央集团军被彻底击溃,完全被打残。中央集团军的首任司令员是冯·博克陆军元帅,下辖古德里安上将的第2装甲集群、赫尔曼·霍特上将的第3装甲集群、时任陆军上将后晋升元帅的冯·克卢格的第4集团军、阿道夫·施特劳斯陆军上将的第9集团军等。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中央集团军群在冯·博克陆军元帅指挥下,可谓骁勇善战,几乎把苏联首都莫斯科给踏平了,即便在1943年前,中央集团军群士气之盛、装备之强、兵员之多,在第三帝国武装力量中依然首屈一指。1944年的夏季,对于中央集团军群而言,则是一个噩梦,在历时两个月的战役中,被苏军打得溃不成军,苏军则一下子跃进了近800公里,从奥尔沙一直杀到波兰首都华沙城下,倘若不是莫德尔元帅及时出现,阻止了苏军的凌厉攻势,东线的战事很有可能早在1944年底就结束了。随着老美援助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达,坦克、卡车、火炮大量补充进军队,地面部队实现了摩托化,在莫斯科,斯大林和其总参谋部拟定了代号“巴格拉季昂”。战功赫赫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为何在1944年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 兵力劣势的同时,德军在技术兵器上的数量劣势更为巨大。而且44年夏天希特勒把西线放在第一位,东线次之,东线里为数不多的装甲师集中在北乌-因为判断苏军攻势在北乌。到开打,中央的装甲部队少得可怜。而且由于兵力稀疏,没有战略主动权的德军把兵力平摊在绵亘防线上都吃力,纵深更是几乎没有。加上此战苏军计划的极为周密,所以灾难就发生了。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后到1944年年中以前,欧洲东线战场的情况大概可以这么描述:德军且战且退,局部溃而不崩,苏军消耗巨大,未有致命打击。是的,在丢失了战略主动权以后,德军接连丢失了第聂伯河以东区域,基辅、斯摩棱斯克、克里米亚半岛等,北线列宁格勒被解围、芬兰退出战争,地盘是越来越往后缩小,伤亡越来越大,不过战线保持得还算完整,亦没有军以上战役兵团被歼灭,而苏军仅43年第4季度(第聂伯河战役期间)就伤亡215万人(阵亡418225人,同期德军约死17万,数据来自《东线》丛书),可见如无剧变,苏军恐怕将在东线继续艰难消耗下去。但是德军能够这么僵持下去的原因在于44年年中以前他们有一个相对安定的西欧作为后方进行支撑,东线部队打残了,就把西线刚训练好的部队、补充兵拉过去填坑,好在43年后德国的战时生产进入。战功赫赫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为何在1944年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 主观上,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隶属于纳粹德国国防军,当然必须服从德军总部的战略企图!客观上,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就是纳粹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定海神针!北方集团军群在列宁格勒吃紧、南方集团军群在乌克兰到高加索方向出问题、中央集团军群自己在莫斯科附近的溃退…如果不管其它战略方向只顾自己,中央集团军群早晚会变成失败的光杆司令!其它战略方向出了问题中央集团军群都得管!为自己看上去很牛就不管具有协同作用的其它德军集团?玩呢…这是战争不是电游!举个栗子:就那么一袋子钱,又吃喝拉撒又房租水电、又和人干架又到处惹事、又下楼买菜又上班并购、又大人养老又小孩游学…后期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没有像样的战略预备队,结果就是只出不进干耗家底!耗到莫斯科拱不动了、耗到火星行动腿脚伤了、耗到巴格拉季昂骨架散了、耗到柏林战役改番号了…最后可不就凉凉了!苏德之战是史诗级的国家战略决战!德军赢在初期出其不意闪电战,苏军赢在后期生扛国力大纵深…相比主观敢拼客观能拼的苏联战斗民族,德国确实耗不起!而中央集团军群作为其武装力量之一就更耗不起了!提问到1944年中央集团军群为啥不灵了,这就是答案明摆着的伪命题嘛!早期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开始衰弱就是起于。

#德军#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陆军#列宁格勒#德国元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