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只有蔬菜
“天安门”上的琉璃瓦是排列整齐的南瓜,“一大会址”的石库门由一颗颗红豆组成、“嘉兴红船”的船体是成片的红枣……在“全国首届践行红色精神党媒宣传·沂蒙行”活动中,记者在山东临沂兰陵县代村的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展馆内看到,牛蒡、土豆成山,大蒜、棉花为雪,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建筑、人物都由沂蒙优质的蔬菜、瓜果、五谷为原材料搭建而成,展示了各个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其中一款蔬菜航母模型创下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采用白豆259160余颗、红花豆85450余颗、黄南瓜2250个、桔南瓜2470个,历时一个多月打造而成。“太有才了。”
“太硬核了。”参观的游客队伍中,这样的赞叹声此起彼伏。用蔬菜瓜果造景只是这个农业公园展示的一部分内容,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在农业上大作文章的决心。
苍山蔬菜上海情
在代村,记者听到当地人介绍,这里的瓜果蔬菜供应上海和长三角市场,仅需6个小时就能到达上海,菜农们前一天下午采摘的新鲜蔬菜,第二天早上就能端上长三角人民的餐桌。
尽管不属于长三角,但在临沂兰陵,长三角是当地人挂在嘴边的热词。 “一天不见鲁Q,吃菜就犯愁。”在兰陵,这句话广为流传,被用来形容上海市民对兰陵蔬菜的感情。“鲁Q”是临沂籍车辆的牌号编码,每天都有“鲁Q”牌照的货车往返上海和兰陵之间运送蔬菜。兰陵蔬菜占据上海当地蔬菜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
2010年,上海筹备第41届世界博览会时,当地公安部门曾对辖区人口成分进行过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当年约有10.6万兰陵人在上海从事蔬菜销售行业。同年,兰陵提出蔬菜“三进”工程,即进上海、进世博、进超市。据相关部门测算,目前至少有15万兰陵人在上海从事蔬菜销售,兰陵也因此被誉为上海市民的“菜园子”。
上海与兰陵的蔬菜情缘可上溯至1980年代。那时,上海人吃菜,基本是江浙人说了算。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兰陵人已经开始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运销生意,当本地蔬菜种植规模扩大后,兰陵人将目光瞄准了上海。也有人认为,解放战争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南下干部从兰陵到上海,他们在上海落地生根,带动了两地之间的人员、资讯往来,所以相比北京、海南等地来说,兰陵蔬菜向上海的贩运更为集中。
现在,苍山蔬菜已由上海扩展到长三角乃至更远的地方。江苏、浙江一带的蔬菜市场也逐渐被兰陵人接管。兰陵人敢拍着胸脯说:“市一级的蔬菜批发市场不用说,大部分都是兰陵的蔬菜,县一级的蔬菜批发、零售也基本上都是兰陵人。”
2014年,遵循着对兰陵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临沂市苍山县改名为兰陵县。更名之后的兰陵县依旧保留了“苍山大蒜”“苍山蔬菜”这一特有标识。据了解,苍山蔬菜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苍山除了有大蒜出口创汇,其他蔬菜基本属于自种自食;改革开放至1987年,有了大棚种植,蔬菜产业萌芽;1988年到1998年,依托国家第一轮“菜篮子工程”,当地形成了蔬菜产业基础;1999年到2008年,蔬菜产销量猛增,形成标准化生产;2009年至今,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转型升级。
蔬菜也要转型升级
代村就是苍山蔬菜的一个转型升级样本。当记者一行抵达代村后,当地人建议可以夜游代村。在传统观念中,乡村一到晚上应该是伸手不见五指,夜生活近乎空白,但在代村,位于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东侧的“印象代村”却颠覆了这一刻板印象。夜市、餐饮,霓虹闪烁、流光溢彩……城市夜里有的,村里也有。
印象代村总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项目建有代村村史馆、新天地礼宾楼、民俗区、小吃区、百货区等9大功能区域,入驻店铺400多家,已成为兰陵县小吃美食的聚集地、夜游网红的打卡地。
20多年前,代村远不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甫兴,代村不但没跟上时代步伐,反而每况愈下,村集体负债累计380多万元。村干部没有威信,村民时常上访,整个村人心涣散。1999年,31岁的王传喜临危受命,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凭着一腔热情,王传喜立志带领全村干出个样子来。通过土地流转、治安整治、环境提升、村风治理等措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代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19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到各业总产值已经达到30亿元,村集体纯收入1.3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6.9万元。
这些年,代村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代村商城、国家农业公园……代村集体产业也由单一农业逐步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建筑装饰、教育医疗、节会展览、蔬菜食品精深加工、农业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方向开拓。仅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每年门票收入就达4000多万元。
2018年,村里又提出了建设“田园新城”项目,覆盖代村及周边11个村庄,辐射20平方公里、2万余村民,是一项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代村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共同致富的全新规划、全新理念。代村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把农业生产与休闲娱乐相结合,让现代乡村农业跳出了传统农业的圈子,以全新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变化中的代村吸引着来自长三角的游客。村里人告诉记者,这些年,从长三角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据统计,1到8月,兰陵全县共接待游客387.5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1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游客53.6万人次,旅游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样的变化并非代村独有。临沂沂南县北部的竹泉村,因村中有一清泉,泉边多竹,得名竹泉村。竹泉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青壮年村民常年在外打工,古村内破旧空房、残垣断壁随处可见。现在,竹泉村是山东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古村落旅游区,竹林、泉水、古村落的自然形态俨然一副“北方桃花源”。改造后的竹泉村不仅实现了脱贫,还为周边村落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保障。“我们要成为长三角的休闲旅游的后花园。”一位竹泉村人这样说。
近年来,临沂市以产业融合为方向,着力培育壮大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全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10月20日,在临沂乡村振兴“三步走”工作调度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兰陵县委书记任刚表示,推进乡村振兴“三步走”,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产业转移“大后方”,是临沂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部署。
“想要征服一个人,请先征服TA的胃”,这是情侣间的恋爱密码。临沂人用蔬菜征服了长三角人的胃,但他们的目标远不止如此。